[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手机基座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7552.3 | 申请日: | 2011-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4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易勇军;徐勤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硕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9/06;H04M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3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手机 基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扩充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手机基座。
背景技术
现在的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已成为掌上PC,但是一些真正的PC功能还无法使用,现有的手机由于体积及外观等因素而没有USB、Lan接口,导致不能实现USB设备与手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也无法连接因特网,虽然可以无线上网,但是由于速度慢、费用高而不能被广泛接受和应用;另外,手机在充电时不能够自动切断电源,就导致长时间充电,不仅损耗能源,还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手机基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手机基座,该基座上设置有分别对应于手机的充电插口和USB插口的连接头,该基座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包括数据交换模块、充电模块、网络连接模块及电连接在三者之间的用于协调控制和数据传输与管理的MCU,该基座上设置有用于对手机进行充电的电源插口、用于插接USB设备的USB接口及用于网络连接的LAN接口,所述的电源插口、USB接口、LAN接口和所述的对应于充电插口的连接头、对应于USB插口的连接头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的控制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的控制器与所述的充电模块之间具有充电饱和自动切断模块。
优选地,该基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手机备用电池进行充电的插接口,所述的插接口与所述的电源插口之间电连接有用于对所述的备用电池进行充电、并由所述的控制器控制的备用充电模块,所述的控制器与所述的备用充电模块之间具有充电饱和自动切断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手机在用电池和手机备用电池同时充电,并能够实现充电饱和自动切断功能,通过手机插口实现与USB设备的数据交换、通过LAN接口实现有线网络连接,且上述的各个功能可以同时实现,即对手机充电的同时实现数据交换和有线网络连接,大大拓展了传统的手机的功能应用,适于在现有的手机上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多功能手机基座的内部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以下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多功能手机基座上设置有分别对应于手机的充电插口和USB插口的连接头,该基座内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包括数据交换模块、充电模块、网络连接模块及电连接在三者之间的用于协调控制和数据传输与管理的MCU,该基座上设置有用于对手机进行充电的电源插口、用于插接USB设备的USB接口及用于网络连接的LAN接口,电源插口、USB接口、LAN接口和对应于充电插口的连接头、对应于USB插口的连接头分别对应连接在控制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控制器与充电模块之间具有充电饱和自动切断模块,该基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手机备用电池进行充电的插接口,插接口与电源插口之间电连接有用于对备用电池进行充电、并由控制器控制的备用充电模块,控制器与备用充电模块之间具有充电饱和自动切断模块,具体地,如附图1所示,网络连接模块核心是一个由MCU控制的USB-HUB FE1.1S,FE1.1S的一个USB接口外扩出USB网卡而用于有线网络连接,FE1.1S的其它USB接口用于手机与USB设置之间数据交换。
本发明的多功能手机基座能够实现手机在用电池和手机备用电池同时充电,并能够实现充电饱和自动切断功能,通过手机插口实现与USB设备的数据交换、通过LAN接口实现有线网络连接,且上述的各个功能可以同时实现,即对手机充电的同时实现数据交换和有线网络连接,大大拓展了传统的手机的功能应用,适于在现有的手机上应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硕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东硕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75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