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自动化对齐的视频融合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7360.2 | 申请日: | 2011-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8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柳有权;高宇霞;段宗涛;崔尚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5/262 | 分类号: | H04N5/262;G06T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自动 对齐 视频 融合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半自动化对齐的视频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摄像机(2)进行标定的A4棋盘网格纸(1)、采集真实场景视频的摄像机(2)、与摄像机(2)相连接且对虚拟几何模型进行虚拟识别,对研究对象和虚拟几何模型动态叠加的PC机(3),PC机(3)包括控制器(3-1)、显示器(3-2)、鼠标和键盘,其中,控制器(3-1)用于分析处理视频数据,显示器(3-2)用于将分析处理的结果同步显示,鼠标和键盘构成参数设置单元;对摄像机(2)进行标定时,摄像机(2)置于A4棋盘网格纸(1)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化对齐的视频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虚拟几何模型与所述摄像机(2)所采集的真实场景视频中研究对象等比例。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自动化对齐的视频融合系统的视频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采用的系统包括用于对摄像机(2)进行标定的A4棋盘网格纸(1)、采集真实场景视频的摄像机(2)、与摄像机(2)相连接且对虚拟几何模型进行虚拟识别,对研究对象和虚拟几何模型动态叠加的PC机(3),PC机(3)包括控制器(3-1)、显示器(3-2)、鼠标和键盘,其中,控制器(3-1)用于分析处理视频数据,显示器(3-2)用于将分析处理的结果同步显示,鼠标和键盘构成参数设置单元;该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首先通过摄像机采集真实场景视频,启动PC机打开该视频,将该真实场景视频中的研究对象创建虚拟几何模型,所述虚拟几何模型与研究对象的尺寸成比例;
步骤2),摄像机的标定:通过对棋盘网格对摄像机进行标定获得摄像机的内参数;
步骤3),选取虚拟几何模型的三维特征点:获取采集的真实场景视频的第一帧视频中的所有二维特征点,在研究对象上随机选取8处二维特征点分布密集的位置,在研究对象的虚拟几何模型上相对应的8处位置各选取并标出一个三维特征点;
步骤4),选取真实场景视频中研究对象的二维特征点:在第一帧视频中的研究对象上选择8个二维特征点,将第一帧视频作为当前帧视频;
步骤5),当前帧视频中特征点跟踪和匹配:依次计算当前帧视频中每个二维特征点对应的虚拟相机的外参数M′2,从而得到当前帧视频时间段中的虚拟相机的位置和方向,进而实现当前帧视频中的研究对象和虚拟几何模型重合叠加显示;
步骤6),将真实场景视频的下一帧视频作为当前帧视频,通过子像素跟踪算法得到当前帧视频中8个二维特征点新的位置,循环执行步骤5),直至真实场景视频结束,即实现真实场景视频的研究对象与虚拟三维模型在同一窗口中动态叠加显示;
步骤7),误差控制:在真实场景视频结束后,计算特征点跟踪过程中每个三维特征点与其对应的二维特征点的位置绝对误差,如果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三维特征点与二维特征点的位置绝对误差大于设定的阈值,则转入执行步骤4)重新进行试验,直至误差被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否则结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自动化对齐的视频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通过3DMax将真实场景视频中的研究对象创建虚拟几何模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自动化对齐的视频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的摄像机的内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736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眼镜的节能控制方法
- 下一篇:负载均衡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