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缓凝冲水快速糙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7309.1 | 申请日: | 2011-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3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冠国;张雄文;曹鹏飞;王卫;纪经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12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樊文红 |
地址: | 2111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缓凝 冲水 快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后浇面快速糙化处理方法。
技术背景
混凝土桥梁中不少构件均采取了后浇的施工方式,如铰缝、封锚、预制箱梁中部连接件等等。这些构件的施工,均要求在已有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即糙化处理。若浇注面未凿毛或凿毛的密度和深度不够,大大降低了新老混凝土的浇注效果,破坏了水泥混凝土层的整体性,造成受力传递的不均匀或粘结性能的降低,从而导致使用寿命锐减。从各类桥梁病害统计的结果中也已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如何有效的保证结合面混凝土糙化效果,提升新老混凝土的粘结质量,成为困扰桥梁工程的严重质量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现有常见的人工糙化技术和机械糙化技术在人员投入、经济成本、环境污染等存在着较多不足之处,如何提升结合面混凝土糙化质量,已经成为了困扰新一代桥梁建设工程快速发展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混凝土缓凝冲水快速糙化方法,该方法可解决现有人工糙化技术和机械糙化技术人员投入量大、经济成本高、环境污染大等问题,并能确保结合面混凝土糙化质量在均匀性和稳定性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满足质量控制的要求。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缓凝冲水快速糙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 对缓凝剂用水稀释,形成缓凝剂溶液;
步骤2用农用喷雾器均匀的喷洒在桥面混凝土的表面,使得缓凝剂与混凝土表面充分结合;
步骤3混凝土初凝过后,用高压水枪对着桥面混凝土成一定倾角冲洗,用高压水枪冲去表面水泥砂浆;混凝土表面水冲时配合扫把,被水枪冲去的浮浆用扫把扫掉,这时混凝土表面就会露出均匀的骨料;
步骤4水冲完成后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
步骤5在施工沥青防水层之前用强力清洗车清洗桥面,并吹扫干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采用的缓凝剂符合下列条件:流动率提高为8,初凝时间差为 +60~+120,抗压强度比7天为120,抗压强度比28天为120;软化系数为0.55;
所述缓凝剂溶液中缓凝剂与水的质量比为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缓凝剂溶液的用量为0.25~0.35 kg/m2。由于复合桥面的横坡和纵坡影响,喷洒缓凝剂溶液时应先低后高(与混凝土浇筑次序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中,所述混凝土初凝过后优选为混凝土浇筑后5~10小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中,用高压水枪冲去表面水泥砂浆3 mm-5 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中,选择高压水枪的压力为24.5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以缓凝冲水法为核心的快速糙化技术,不仅将可大幅度提高新老混凝土结合的施工质量,同时可在经济性和环保等方面较其他糙化处理技术有明显的优势。既可为混凝土质量以及环保要求等方面的提升做出贡献;又能通过总结混凝土后浇面快速糙化处理的全套关键技术,为其他工程提供良好的借鉴,具有重大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混凝土缓凝冲水快速糙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 对缓凝剂用水稀释,形成缓凝剂溶液;采用的缓凝剂符合下列条件:流动率提高为8,初凝时间差为 +60~+120,抗压强度比7天为120,抗压强度比28天为120;软化系数为0.55;缓凝剂溶液中缓凝剂与水的质量比为1:1。
步骤2用农用喷雾器均匀的喷洒在桥面混凝土的表面,使得缓凝剂与混凝土表面充分结合;由于复合桥面的横坡和纵坡影响,喷洒缓凝剂溶液时应先低后高(与混凝土浇筑次序相同)。
步骤3为混凝土浇筑后5~10小时,用压力为24.5MPa的高压水枪对着桥面混凝土成一定倾角冲洗,用高压水枪冲去表面水泥砂浆3 mm-5 mm;混凝土表面水冲时配合扫把,被水枪冲去的浮浆用扫把扫掉,这时混凝土表面就会露出均匀的骨料。
步骤4水冲完成后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
步骤5在施工沥青防水层之前用强力清洗车清洗桥面,并吹扫干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73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灌浆和振捣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结渔网机上的启动停止凸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