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介质波导管缝隙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76780.9 | 申请日: | 2011-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2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 发明(设计)人: | 谷田部主一;伊藤一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光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Q13/22 | 分类号: | H01Q1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劲松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介质 波导管 缝隙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微波波段及毫米波段由电介质波导管供电的缝隙天线,特别是涉及以简单的构造可发射圆偏振波的电介质波导管缝隙天线。
背景技术
作为利用传送线路之一种的电介质波导管的天线,提案有电介质波导管缝隙天线。电介质波导管缝隙天线适用于微波波段及毫米波段。图9表示现有的电介质波导管缝隙天线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9所示,现有的电介质波导管缝隙天线在电介质波导管100的底面具备电介质露出的缝隙110,搭载于在与该缝隙110相对的位置形成有与缝隙110大致相同的形状的通孔210的印刷基板200上,且在与该通孔210相对的位置接合有具备第一贯通孔310的导体板300。
图9所示的现有的电介质波导管缝隙天线构造简单,即使单一的缝隙,也能够得到宽带特性,所以实用性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21714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3-173204号公报
通常,对于接收灵敏度而言,与直线偏振波相比,圆偏振波依赖于偏振波,因此,如移动体通信终端,在一直接收的位置变化的用途中,与直线偏振波相比,优选利用圆偏振波。但是,图9所示的电介质波导管缝隙天线具有只可以发射直线偏振波这样的制约。
作为将缝隙天线圆偏振波化的方法,公知有组合偏振波方向和相位不同的两个以上的天线,或在波导管内设置多个缝隙的方法。
上述的方法导致随着分支电路等供电电路的形成的天线系统大型化、随着构造的复杂化的批量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天线阵列化的波导管的大型化等问题,因此,难以应用到如移动体通信终端那样要求轻量、薄型化及低价格的用途,这妨碍了波导管型圆偏振波天线的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以简单地构造可进行圆偏振波发射的电介质波导管缝隙天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电介质波导管缝隙天线包括:电介质波导管,其在表面的导电膜的一部分具有电介质露出的缝隙;印刷基板,其在与所述缝隙相对的位置形成有与所述缝隙大致相同形状的通孔;导体板,其在与所述通孔相对的位置具有与所述通孔大致相同形状的第一贯通孔,并在所述第一贯通孔附近具有一对第二贯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介质波导管、所述印刷基板和所述导体板使所述缝隙、所述通孔及所述第一贯通孔的位置一致而进行接合,所述印刷基板在与所述第二贯通孔对置的位置具有导体层,所述第二贯通孔相对于所述第一贯通孔的中心点点对称且相对于所述第一贯通孔的长度方向旋转地配置。
本发明的电介质波导管缝隙天线层叠电介质波导管、印刷基板和导体板,只是在导体板上形成多个贯通孔,就可以发射圆偏振波,因此,可以应用于如移动体通信终端那样要求轻量、薄型化的用途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电介质波导管缝隙天线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2(a)、图2(b)是说明本发明的电介质波导管缝隙天线的动作的图;
图3是说明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贯通孔的旋转角度θ2和正面方向轴比的图表;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贯通孔与第二贯通孔的距离D和正面方向轴比的图表;
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贯通孔的长度L2和正面方向轴比的图表;
图7(a)、图7(b)是表示本发明的电介质波导管缝隙天线的发射特性的图;
图8(a)、图8(b)、图8(c)是表示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例的图;
图9是现有的电介质波导管缝隙天线的分解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100电介质波导管
11、11c、110缝隙
20、200印刷基板
21、210通孔
22导体层
30、30a~30c、300导体板
31、310第一贯通孔
32、32a~32c第二贯通孔
5a直接波
5b反射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一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电介质波导管缝隙天线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电介质波导管缝隙天线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所示,10为电介质波导管,20为印刷基板,30为导体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光株式会社,未经东光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67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
- 下一篇: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