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醇、乙醇水溶液的精馏工艺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5934.2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0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涛;徐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建涛 |
主分类号: | B01D3/00 | 分类号: | B01D3/00;B01D3/14;C07C31/04;C07C31/08;C07C29/8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醇 乙醇 水溶液 精馏 工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醇、乙醇水溶液的精馏工艺及装置,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甲醇、乙醇是医药化工领域的常用溶剂,在使用完以后常常溶入一些化学反应中的生成水而变得浓度较低而不能继续使用,只能进行精馏提高浓度后再进行使用。目前行业内甲醇、乙醇的精馏装置为精馏塔,塔的下部直接通入蒸汽加热或通过列管间壁加热使甲醇、乙醇的水溶液受热汽化后上行,稀的甲醇或乙醇水溶液从塔的中部以液体的形式在喷淋口的作用下喷淋到塔板上,与上行的甲醇或乙醇的水溶液的混合蒸汽进行传质热交换后水分冷凝下行,稀溶液中的甲醇或乙醇蒸发成气体上行后再与塔顶回流的甲醇或乙醇的回流液进行传质热交换后从塔顶出汽管进入冷凝器,冷凝后部分冷凝液回流到塔顶内再次参与热交换,一部分作为完成液进入合格品收集罐。
塔顶回流的冷凝甲醇、乙醇需消耗热量重新蒸发成汽体,所以蒸汽消耗大。蒸发出塔顶的甲醇、乙醇汽体再次冷凝需要消耗大量的冷却水,提高了配套动力设施的造价。由于化学反应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副产物,物料从塔中部进入,长时间运行会腐蚀、污染或堵塞填料或塔板等塔内件。
现行设备塔底残液未进行梯度蒸出,而是混合蒸出,残液中残留醇难蒸发完全,残液终点含醇量难以精密控制,易使醇成分从残液中带出造成跑料。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缺陷的,减少了蒸汽用量,提高了蒸发效果,避免了跑料现象的甲醇、乙醇水溶液的精馏工艺及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甲醇、乙醇水溶液的精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热器、蒸发塔、蒸馏塔、汽水分离器,其中蒸发塔由隔板分为独立的上下两部分,上部设有醇冷凝器,下部设有梯度蒸发器,蒸馏塔的下部设有残液梯度蒸发器,中部为初馏区,上部为精馏区,梯度蒸发器和残液梯度蒸发器上均设有尾气出口和蒸汽进口,底部均设有残液出口,梯度蒸发器上方设有混合蒸汽出口;
稀醇进管经过预热器后连接至梯度蒸发器上方位置处,梯度蒸发器的尾气出口与汽水分离器的进料口相连接,汽水分离器的凝水出口与醇冷凝器的进水管相连接,醇冷凝器的出汽管经热泵后与梯度蒸发器的蒸汽进口相连接,梯度蒸发器底部的残液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蒸馏塔的残液梯度蒸发器上方位置处,梯度蒸发器上部的混合蒸汽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位于蒸馏塔的初馏区与精馏区之间的散气口,蒸馏塔顶部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醇冷凝器的进口相连接,醇冷凝器的醇冷凝液出口分别通过管路与成品醇罐和蒸馏塔顶部的回流液进口相连接,其中汽水分离器的凝水出口、梯度蒸发器底部的残液出口和醇冷凝器的醇冷凝液出口处的管路上均设有泵。
所述的梯度蒸发器和残液梯度蒸发器均包括2~20个自上而下分布的蒸发托盘,每个蒸发托盘的两端均设有尾气出口和蒸汽进口,蒸发托盘的数目优选为8个,稀液和残液的蒸发均采用梯度蒸发,且每级蒸发出的蒸汽都与上一级的溶液有传质、传热过程,提高了进入蒸馏塔的醇浓度和实现残液排出的连续化。
残液梯度蒸发器的蒸汽进口与蒸汽进管相连,在整个工艺过程中,只有残液梯度蒸发器需要用到额外的生蒸汽。
本装置第一次运行时,梯度蒸发器需要的蒸汽由热泵压缩醇冷凝器出水蒸气管内的冷凝水汽化蒸汽提供。
所述的预热器包括第一预热器和第二预热器,汽水分离器的气体出口和残液梯度蒸发器的尾气出口均与第一预热器的热介质进管相连接,残液梯度蒸发器底部的残液出口与第二预热器的热介质进管相连接。可对排放的尾气和残液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减少能源浪费。
所述的醇冷凝器的不凝性气体出管和少量醇气体通过不凝气体出口通过冷凝器后连接至成品醇罐。将从醇冷凝器出来的不凝性气体中的醇进行冷凝回收,可进一步提高产量。
一种采用上述的精馏装置的甲醇、乙醇水溶液的精馏工艺,甲醇、乙醇稀溶液经过滤器后进入预热器内,采用60℃~120℃的压缩水蒸气加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a、预热后的甲醇、乙醇稀溶液进入蒸发塔下部的梯度蒸发器,采用60℃~120℃的热泵压缩水蒸气进行梯度蒸发,蒸发出65℃~85℃的混合蒸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建涛,未经徐建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59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