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镍基合金石化大口径薄壁管道深孔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5668.3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0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赵亚军;黄正勇;朱光强;王均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标新久保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5/00 | 分类号: | B23B35/00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 32219 | 代理人: | 陆平 |
地址: | 214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石化 口径 薄壁 管道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口径薄壁无缝钢管离心铸造后的加工工艺,特别涉及一种镍基合金石化大口径薄壁管道深孔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大口径薄壁无缝钢管,特别是直径大于200 毫米、壁厚在12mm以下的大口径薄壁无缝钢管,在很多工业领域的重要场合,有着广泛的用途;如:主要用于石化制氢转化炉管道,因为管道内的介质都是高温、高压、高腐蚀性等,使用环境十分恶劣,对管道的物理、化学性能、长度和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材质为较难加工的镍基合金不锈钢(材料牌号:KHR35CT-HiSi),而且对加工后管道壁厚偏差的要求较高,否则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弯曲变形,影响产品使用寿命,存在安全隐患。原有的内孔深孔的加工技术普遍存在如下问题:内孔加工后呈现中间壁厚偏差值超标、出口端壁厚偏差值超标、内孔整体粗糙度差。存在以上情况导致生产效率降低,提高生产成本,影响产品的交货期。原有的内孔深孔的加工技术和设备工装均不能够满足要求,因此对其进行发明新型装夹设备和加工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解决在生产过程中能够避免批量的中间壁厚偏差值超标、出口端壁厚偏差值超标不良质量状况的发生的一种镍基合金石化大口径薄壁管道深孔加工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镍基合金石化大口径薄壁管道深孔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毛坯管段在内孔加工前需进行校直,确保单根管段全长直线度控制在小于0.8mm,确认圆度小于0.5mm。
B、将校对好的工件固定在装夹控制装置上,在所述装夹控制装置上装有可调节浮动镗刀后继续加工,同时支撑所述可调节浮动镗刀的镗杆做径向旋转并进行轴向推进镗切削加工,切削液从通过镗杆内孔在镗头部位向切削位置喷射。
C、测量镗孔入口段中心高和出口端的中心高,并在毛坯管段出口端标出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加工完成后测量四个方向的壁厚值。
更进一步的说,步骤B中,所述装夹控制装置包括机床导轨、固定在所述床导轨上的镗棒支撑装置,所述镗棒支撑装置轴向设有镗头装置,所述镗头装置包括横穿于所述镗棒支撑装置的镗杆,位于所述镗杆端部的镗刀和可调节浮动镗刀,所述镗杆与所述镗刀螺纹连接,所述镗杆具有导向木。
本发明的优点:1、采用镗孔装夹装置,使产品通过该装夹装置能够直接减少直线度和圆度,使直管外圆直线度和圆度在理想范围以内。
2、装夹控制装置能够起到具有装夹、可调节上下左右的功能,能够起到控制出口端壁厚偏差的作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防止该类零件在内孔加工过程中因壁厚偏差超差而批量发生质量问题,工件的内孔质量得到提高,原来的产品一次合格率只有60%~70%,现在可以达到90%以上;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日产能提高至原有的2倍以上,目前在同行中我们的深孔加工不管是加工质量,还是加工产能都处于绝对领先水平。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一种镍基合金石化大口径薄壁管道深孔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毛坯管段在内孔加工前需进行校直,确保单根管段全长直线度控制在小于0.8mm,确认圆度小于0.5mm。
B、将校对好的工件2固定在装夹控制装置6上,在所述装夹控制装置6上装有可调节浮动镗刀3.4后继续加工,同时支撑所述可调节浮动镗刀3.4的镗杆3.2做径向旋转并进行轴向推进镗切削加工,切削液从通过镗杆(3.2)内孔在镗头部位向切削位置喷射。
C、测量镗孔入口段中心高和出口端的中心高,并在毛坯管段出口端标出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加工完成后测量四个方向的壁厚值。
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装夹控制装置6包括机床导轨1、固定在所述床导轨1上的镗棒支撑装置3,所述镗棒支撑装置3轴向设有镗头装置3.1,所述镗头装置3.1包括横穿于所述镗棒支撑装置3的镗杆3.2,位于所述镗杆3.2端部的镗刀3.3和可调节浮动镗刀3.4,所述镗杆3.2与所述镗刀3.3螺纹连接,所述镗杆3.2具有导向木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标新久保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标新久保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56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有远红外药层和永磁体的新型热熨贴
- 下一篇:一种筛选机用传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