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75646.7 申请日: 2011-09-16
公开(公告)号: CN102293793A 公开(公告)日: 2011-12-28
发明(设计)人: 叶剑锋;姚建标;陈玲芳;盛卫国;吴健;马丽萍;邱红英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现代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16 分类号: A61K36/16;A61P9/00;A61P7/02;A61P9/10;A61P25/22;A61K127/00
代理公司: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代理人: 吴巧玲
地址: 310052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水溶性 银杏叶 提取物 制备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银杏(ginkgo,拉丁名Ginkgobiloba)别名:白果,公孙树、鸭脚树、蒲扇,属裸子植物。银杏叶作为药用已有800余年的历史,早在宋朝我国民间就使用银杏叶治疗哮喘和支气管炎。银杏制剂与银杏类保健食品可谓是当今世界市场上最热门的植物产品之一。自上世纪60年代,德、法两国科学家率先从银杏的树叶里提取出具有抗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分(银杏黄酮与银杏内酯)以后,以“梯保宁”和“金纳多”为代表的银杏制剂在国际医药市场上声誉鹊起。据美国经济学家估计:全球各种银杏制剂加上形形色色的银杏保健食品与含银杏提取物成分的化妆品等,目前的世界市场总销售额已超过50亿美元。

银杏内酯是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扩张冠状动脉等作用,为强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银杏内酯中有多个成分,均为强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是银杏叶中特殊生理活性的关键成分,每个内酯所起的作用均不同。其中银杏内酯B的PAF(血小板活化因子)的选择性抗PAF的活性最强,其次为银杏内酯A,其次为银杏内酯C;而银杏内酯A有抗焦虑作用,而银杏内酯B和C则并未有抗焦虑作用,因此在银杏提取物中保证各内酯含量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相关提供工艺的不成熟,造成了各银杏制剂中虽然总内酯达到相关标准要求,但不同内酯含量相差很大,如《HPLC-ELSD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中银杏内酯A、B、C和白果内酯含量》,徐州医学院学报 2008, 28 (12) 790-794 中检测出各厂家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均符合药典标准,但分内酯含量相差很大,有的内酯则未检测到。如按这类银杏叶提取物制成相关制剂的话,可能造成产品质量不一,药效相差很大,不能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在银杏叶提取物中,由于银杏内酯水溶性较差特别是银杏内酯A和内酯B水溶性更小,用常规工艺技术分离的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在不添加任何助溶剂、增溶剂的情况下,银杏内酯含量较低,尤其是GB和GA的含量显著下降,或银杏酸含量偏高。目前常规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的内酯含量在6-7%左右,其冷水(25℃)溶解度在5%左右,质量难以进一步提高,产品应用受限。

目前,市场上的银杏叶提取物主要通过树脂法、溶剂萃取法等制备方法,经检索,目前已有超过90件涉及银杏叶提取物的专利申请,例如“CN101524380”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工艺、“CN101422493”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等,这些申请主要属于普通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而针对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制备工艺的专利申请,主要有4篇:申请号为02113533.9的专利介绍了一种“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的生产工艺”,该工艺从银杏叶开始提取,所得粗品采用单纯的大孔树脂吸附纯化技术,由于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对树脂的吸附性差异较大,且苦内酯的水溶性较差,因此,采用该工艺难以保证银杏内酯的含量及提取物的水溶性。申请号为CN200510003243.1的专利介绍了“一种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的生产方法”,该工艺将GBE粗品采用水或稀醇搅拌提取,滤液加明胶水溶液沉淀的方式,来制备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由于银杏内酯在水或稀醇溶液中溶解性较差,加之明胶的沉淀作用,因此,采用该工艺制备水溶性提取物,对有效成分尤其是银杏内酯的损失较大,工艺的可控性较差,难以获得稳定的符合一定含量规格的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申请号为200810060422.2的专利介绍了“一种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的生产工艺”,该工艺以银杏叶为原料制备得到普通提取物后,采用乙醇溶解,多次加热提取,浓缩后,再用纯化水多次加热提取,提取液冷却过滤,干燥即得,该工艺需要多次加热提取,对有效成分黄酮有一定损失,同时单纯的醇提、水提对有效成分银杏内酯尤其是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的损失较大,无法保证成品中银杏内酯B≥0.9%、银杏内酯C≥1.2%的注射用原料的要求,同时鞣质含量也难以达到要求;申请号为201010117094.2的专利介绍了“一种水溶性银杏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该工艺采用乙酸乙酯提取、C2-C8烷烃脱酸并结合聚酰胺型树脂纯化制备而得,按此工艺制备水溶性提取物,其缺陷在于乙酸乙酯提取及C2-C8烷烃脱酸的生产化技术要求较高,银杏黄酮和内酯分别制备,其成品得率较低,且混合干燥后,其内酯的水溶性无法得到保证,此工艺操作较复杂,产业化要求较高,成本较大。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现代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现代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56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