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机互动的口语对话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5440.4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0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先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5/04 | 分类号: | G09B5/04;G06F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200127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机 互动 口语 对话 系统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语音识别(ASR,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对话管理系统(Dialog Management System)、自然语言理解(NLU,NatureLanguage Understanding)技术的人机互动的口语对话系统。
背景技术
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术语定义如下:
语音识别,是让机器将语音转换为相应文本的技术。
语义,是指文本(语句)的含义。由于表述方式不同,不同的语句可能是同一语义。
语料,是指大量文本的集合,其中的文本是经过整理并按特定的格式标注过的。
词法,是指文本内词语的构成法则,如词性。
词性标签,是一种对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性进行标注的方法。
语法,是指文本语句的构成规律。
口语对话对于提高外语水平至关重要,目前市场上的外语口语学习产品,一般以跟读为主。系统设定主题场景,用户跟着系统练习相关句型,系统对用户的发音进行评分。其对话模式仅限于在固定的2~3种回答语句中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机互动的口语对话系统,该系统中人和机器均可自由主导对话过程(Mixed Initiative Conversation)。用户可以主动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机器会顺着用户的话题进行对话。一旦用户无话可谈,机器会自动挑选相关话题和用户对话,从而营造一种真实的口语对话语言环境。为此,本发明还要提供所述人机互动的口语对话系统的实现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人机互动的口语对话系统包括:
语音识别模块,将用户的语音识别为文字;
纠错模块,将语音识别模块输出的文字进行词法和语法层面的纠错;
自然语言理解模块,将纠错模块输出的纠错后的文字识别为语义;
对话管理模块,根据自然语言理解模块输出的语义,生成对话的语义;
自然语言生成模块,将对话管理模块输出的对话语义生成为对话文字;
语音合成模块,将自然语言生成模块输出的对话文字生成为对话语音。
所述人机互动的口语对话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收集口语语料形成语料库;
第2步,用户的语音通过语音识别模块1被识别为文字;
第3步,所述文字通过纠错模块2进行词法和语法层面的纠错;
第4步,纠错后的文字通过自然语言理解模块3被识别为语义;
第5步,对话管理模块4根据所述语义,生成对话的语义;
第6步,所述对话语义通过自然语言生成模块5生成为对话文字;
第7步,所述对话文字通过语音合成模块6生成为对话语音。
本发明人机互动的口语对话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首先,对话管理模块能回答用户提问,也能主动和用户谈论相关话题,从而营造一种真实的口语对话语言环境;
其次,纠错模块能弥补语音的误识别、口语语法的不严密,减少自然语言理解的无法理解情况,使得人机对话更顺畅;
最后,语音合成模块还可增加多媒体视听效果,加深用户的记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人机互动的口语对话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形成语料库的流程图;
图3为纠错模块进行纠错的流程图;
图4为对话管理模块生成对话语义的流程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为语音识别模块;2为自动纠错模块;3为自然语言理解模块;4为对话管理模块;5为自然语言生成模块;6为语音合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这是本发明人机互动的口语对话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有以下模块:
——语音识别模块1,将用户的语音识别为文字;
——纠错模块2,将语音识别模块1输出的文字进行词法和语法层面的纠错;
——自然语言理解模块3,将纠错模块2输出的纠错后的文字识别为语义;
——对话管理模块4,根据自然语言理解模块3输出的语义,生成对话的语义;
——自然语言生成模块5,将对话管理模块4输出的对话语义生成为对话文字;
——语音合成模块6,将自然语言生成模块5输出的对话文字生成为对话语音。
所述人机互动的口语对话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收集口语语料形成语料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先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先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54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