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苯醚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4900.1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8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英;常杰云;袁荣鑫;胡昕;陈旸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L71/12 | 分类号: | C08L71/12;C08L25/08;C08K13/02;C08K5/134;C08K5/526;C08K5/13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苯醚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涉及一种聚苯醚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聚苯醚树脂与高支化聚苯乙烯一起形成的聚苯醚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苯醚因其优异的机械性能、耐热性、尺寸稳定性好、耐候性、电绝缘性等,在机械制造、汽车工业、电子电器和办公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聚苯醚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熔体粘度大,流动性差,使其成型加工困难,制约产品的尺寸和类型,以及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因此常常与流动性好的材料共混制成合金后使用,使其具有在各种诸如挤出、注射成型加工过程中的高温下的自由流动性能。聚苯醚合金的性能和使用价值远远超过其本身的性能和使用价值。
美国专利申请US4154712公开了一种减小聚苯醚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可改善其成型加工性能的方法,然而相对分子质量较低会对其它性能如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力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美国专利申请US3373226和US3383435公开了以共混法制备聚苯醚/聚苯乙烯组合物的方法,借助流动性优良的聚苯乙烯降低聚苯醚组合物的粘度,改善其成型加工性能,但是由于性能不是很优异的聚苯乙烯的加入,降低了聚苯醚组合物的热变形温度、力学性能等,以及聚苯醚组合物的耐燃性;中国专利申请CN02100364.5、美国专利申请US4277575、US4309514、US4360618、US4684695公开了将聚苯醚与含橡胶类结构单元的苯乙烯类聚合物熔融共混,制备高抗冲性聚苯醚组合物的方法,该方法使得聚苯醚组合物流动性和冲击强度提高了,但是聚苯醚组合物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热变形温度等下降了;美国专利申请US5376724公开了含有改善流动性的树脂添加剂的聚苯醚组合物,仅使热变形温度和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较少降低,树脂添加剂包括乙烯基芳烃单体,诸如苯乙烯单体或含至少35%重量芳烃单元的烃类化合物。
目前虽然有许多不同的聚苯醚合金,但由于与其共混改性材料的含量较大,损伤了聚苯醚优异的机械性能、耐热性、尺寸稳定性、耐候性、电绝缘性等综合性能。随着人们对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但现有所用的聚苯醚合金材料性能不太理想,需要进一步提高聚苯醚合金材料的性能,以满足人们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苯醚合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聚苯醚合金中共混改性材料的含量较大,损伤了聚苯醚本身优异的机械性能、耐热性、尺寸稳定性、耐候性、电绝缘性等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聚苯醚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以组分的重量份数计包括:
聚苯醚树脂 100重量份数;
高支化聚苯乙烯 0.5~3.0重量份数;
抗氧化剂 0.2~0.4重量份数;
润滑剂 0.1~0.3重量份数;
其中高支化聚苯乙烯为摩尔比为(10~20)∶1的苯乙烯与氯甲基化苯乙烯聚合反应得到的聚合物或聚合物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组合物以组分的重量份数计为:
聚苯醚树脂 100重量份数;
高支化聚苯乙烯 0.5~3.0重量份数;
抗氧化剂 0.2~0.4重量份数;
润滑剂 0.1~0.3重量份数;
其中高支化聚苯乙烯为摩尔比为(10~20)∶1的苯乙烯单体与氯甲基化苯乙烯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得到的聚合物。
优选的,所述高支化聚苯乙烯选自摩尔比为10∶1或15∶1或20∶1的苯乙烯与氯甲基化苯乙烯聚合反应得到的聚合物。
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选自有机受阻酚类、亚磷酸酯类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物。
优选的,所述润滑剂选自硬酯酸锌、硬酯锌钙。
优选的,所述聚苯醚树脂选用粘度在0.35~0.65Pa·s范围内的聚苯醚树脂。
优选的,所述聚苯醚树脂选用粘度在0.50~0.60Pa·s范围内的聚苯醚树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苯醚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高支化聚苯乙烯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49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