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灌溉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4689.3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5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龚时宏;王建东;许迪;于颖多;马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25/09 | 分类号: | A01G25/09;A01G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刘映东 |
地址: | 10004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灌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水灌溉机具,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灌溉机,适应于山地丘陵区灌溉、水资源紧缺地区限额补灌的节水灌溉机具。
背景技术
我国的大部分山地丘陵区天气干旱,降雨偏少,水资源短缺且地形比较复杂,发展山地丘陵区的灌溉农业目前主要采用“下蓄-提水-上蓄-自压灌溉”等技术模式来解决,目前的提水灌溉主要有电力提水和风力机扬水等方式。然而,把水提到蓄水池(上蓄)后的自压灌溉在大多数山丘区依然采用地面漫灌等粗放的灌水方式,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而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如喷灌、滴灌和穴灌等依然存在投资高、连接不便等难题。
此外,由于水资源进一步紧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限额灌溉技术逐渐为学者和当地用水管理部门所重视。山仑院士根据我国国情,将限额灌溉技术定义为:根据可利用水资源量和作物需水规律,在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基础上进行低限额灌溉的一种技术。限额灌溉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节水灌溉理念的纵深发展,即由灌溉土地向灌溉作物转变,鉴于此,滴灌和穴灌等局部先进灌水技术必然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采用限额灌溉模式时,由于其有限的灌溉水量,输配水过程基本都实现管网化,毛管末端的给水栓基本都已引到了田间地头。目前的田间的限额补灌方式主要有人工移动补灌、滴灌和小管出流等形式。这三种方式中以滴灌方式最为先进,但投资也最为昂贵,且滴灌带易随风移动而偏离作物根区,后续存在滴灌带回收难等问题。鉴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管理水平,以宁夏地区为例,人工移动补灌依然是目前限额灌溉下的主要操作方式之一,然而这种方式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因此也急需针对人工移动补灌模式存在的劳动强度大,灌溉无法做到准确计量和控制等缺点开展相关适宜设备的研发。
就目前而言,适应于或与人工移动补灌模式能很好匹配的节水补灌机具较少,尽管国内相关单位针对农业灌溉领域的节水灌溉机具,开展了多年的攻关,但基本都以行走式节水灌溉机具的研发为主。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是以农村大量拥有的行走式动力机械(拖拉机或农用运输车)为动力,配备贮运施水装置和作业机具,将水运至田间,并按作物的农艺要求,分段、定时、定量地给作物施水的一项技术。国内先后研制开发了十多种适用于不同区域和不同作物种植模式的行走式节水灌溉机具,并在北方许多省区得到一定的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以下一些主要问题:一是未能实现多元化小水源(塬上深井水、缓坡梯田集雨窖水、沟壑浅井水、小溪小河及塘坝水等)的充分高效利用;二是体积大,不能适应于地形复杂,面积相对较小的耕作区(如山丘区等);三是设备功配套性差、综合作业成本高。
综上所述,面对水资源紧缺、灌溉保证率低的山丘区和干旱半干旱限额灌溉地区,急需开发先进的节水灌溉机具,使之能充分利用多元化小水源,发挥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喷灌、微灌等)的节水增产效益。针对山丘区和干旱半干旱限额灌溉地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存在连接不便、投资高、未能实现多元化小水源充分利用等难题,基于山丘区农业灌溉的应用环境以及限额灌溉区对灌溉精确计量与控制、综合作业成本低等方面的需求,发明一种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简单方便”等特点,能实现“精确计量与控制、便于多种节水灌溉技术的连接使用”等多目标和多功能使用的节水灌溉机具,也就是本发明的宗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针对山丘区和干旱半干旱限额灌溉地区对先进多功能节水灌溉机具的需求,提供了一种具有快速连接、轮式移动、卷管、计量灌溉与控制等诸多优点的多功能灌溉机。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灌溉机,所述多功能灌溉机包括机具骨架、软管卷盘、支座、行走轮胎、进水软管、及出水软管,所述机具骨架上方设置所述软管卷盘,所述机具骨架用于支撑所述软管卷盘,所述软管卷盘用于缠绕所述出水软管,所述机具骨架下方设置所述行走轮胎和所述支座,所述行走轮胎用于行走并支撑所述机具骨架,所述支座用于所述多功能灌溉机静止时的稳固,所述进水软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水软管的一端相连,所述进水软管的另一端设有计量阀,所述计量阀用于实现对每次灌溉的精确计量,所述出水软管的另一端顺次设有球阀和多功能连接装置,所述多功能连接装置用于与各种灌溉装置相连。
为了使出水软管快速的卷在软管卷盘上,所述软管卷盘上设有摇把。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软管卷盘通过支承轴安装在所述机具骨架上,所述行走轮胎通过轴杆安装在所述机具骨架上,所述机具骨架为桁架结构,它包括中部的框架,设于框架上部的上部支撑架,以及设于框架下部的下部支撑架,所述上部支撑架用于安装所述软管卷盘的支撑轴,所述下部支撑架用于安装所述行走轮胎的轴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46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门式3D眼镜同步信号传输的方法
- 下一篇:带有突起的鞋底和鞋类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