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74230.3 | 申请日: | 2011-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6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胡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4W28/06 | 分类号: | H04W28/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孔凡红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方法 系统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
背景技术
小数据量数据传输特性是机器类通信技术中的一项重要需求,旨在减少由于小数据量数据传输而导致的网络信令和承载资源的消耗,因此需要就此特性进行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网络的优化,为此,在协议TS22.368中提出了如下需求:
小数据量数据传输特性适用于发送或者接收小量数据的机器类通信(MTC)设备。对于小数据量数据传输特性:
第一,系统支持小数据量数据传输应该对网络带来最小的影响(如,信令开销、网络资源、重配置的延时);
第二,MTC设备需要发送小数据量数据时,可以是附着在网络中,或者是从网络去附着;
第三,对小数据量数据的定义应该能够基于签约信息或者运营商的策略进行配置。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终端在传输数据前需要首先建立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然后使用该PDN连接传输数据,在UE未建立PDN连接时如何传输数据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PDN连接建立过程如图1所示,具体实现可以参见协议TS 23.401的描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用于解决UE在未建立PDN连接时如何传输数据的问题。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在需要传输数据时,确定是否建立有传输该数据的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
所述终端在确定未建立有传输该数据的有PDN连接后,向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携带PDN连接请求消息和待传输数据包的数据传输消息。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移动管理实体MME接收终端发来的携带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请求消息和待传输数据包的数据传输消息;
所述MME仅建立核心网侧的PDN连接;
所述MME通过所述PDN连接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给服务网关SGW,以通知所述SGW通过所述PDN连接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给分组数据网关PGW。
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在需要传输数据时,确定是否建立有传输该数据的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
传输单元,用于在确定未建立有传输该数据的PDN连接后,向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携带PDN连接请求消息和待传输数据包的数据传输消息。
一种移动管理实体MME,该MME包括:
消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来的携带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请求消息和待传输数据包的数据传输消息;
连接建立单元,用于仅建立核心网侧的PDN连接;
数据传输单元,用于通过所述PDN连接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给服务网关SGW,以通知所述SGW通过所述PDN连接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给分组数据网关PGW。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
终端,在需要传输数据时,确定是否建立有传输该数据的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在确定未建立有传输该数据的PDN连接后,向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携带PDN连接请求消息和待传输数据包的数据传输消息;
MME,用于接收所述数据传输消息,仅建立核心网侧的PDN连接;通过建立的PDN连接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给服务网关SGW,以通知所述SGW通过所述PDN连接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给分组数据网关PGW。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终端在需要传输数据并且未建立有传输该数据的PDN连接时,向MME发送携带PDN连接请求消息和待传输数据包的数据传输消息,MME接收到该数据传输消息,仅建立核心网侧的PDN连接,并使用该PDN连接将待传输数据包发送出去。可见,采用本发明能够实现UE在未建立PDN连接时传输数据的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PDN连接建立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MME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42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机械操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荧光灯玻管软化弯曲内空吹风下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