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核电设备的电气贯穿芯棒导线及其制作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3889.7 | 申请日: | 201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0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倪建春;张晖;张家化;潘烈君;王广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裕生特种线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8 | 分类号: | H01B7/28;H01B7/29;H01B7/18;H01B3/30;H01B13/00;H01B1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李浩东 |
地址: | 上海市青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核电 设备 电气 贯穿 导线 及其 制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贯穿件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核电设备的电气贯穿芯棒导线及其制作法。
背景技术
电气贯穿件是固定式核电工厂中沟通安全壳内外的电气联系、信息通讯,防止放射性物质泄露的最后一道屏障的重要的电气设施。必须在核电工厂的正常及事故条件下,都应能承担起由设计规定的功能,其在安装寿命期限内能保持核反应堆安全壳压力边界的密封性、电导线穿过的完整性和电气信号的不间断性。被规范规定为核安全1E级,质量QA1级的电气设备。现有国内生产的芯棒导线,由于其结构和工艺的特性,产品在耐高温、耐老化、耐高压等相关试验中得出的数据均无法满足核电站用电气贯穿件的技术要求,故现有核电站用电气贯穿件全部依赖进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核电设备的电气贯穿芯棒导线及其制作法,它可克服现有技术中产品在耐高温、耐老化、耐高压等相关试验中得出的数据均无法满足核电站用电气贯穿件的技术要求,同时结构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的一些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核电设备的电气贯穿芯棒导线,它主要包括导体,其特征在于:导体的表面包覆有薄膜绝缘层,薄膜绝缘层采用聚酰亚胺(PI)树脂薄膜制成。
用于核电设备的电气贯穿芯棒导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采用高纯度的阴极电解铜棒作为导体,对导体表面进行处理;b、处理后的导体,放置在连续自动薄膜包覆装置内,对导体表面包覆薄膜绝缘层,薄膜绝缘层的厚度大于等于0.4mm;c、在薄膜表面添加烧结助剂后,放入烘焙装置对薄膜绝缘层进行烧结;d、检测烧结质量,并包装入库。
使用时,本发明将高纯阴极电解铜导体进行表面特殊处理,使用专用包覆设备将有特种性能的绝缘膜通过连续多层,每层保持规定间距均匀紧密包覆于导体周围,然后再通过专用烘焙设备和专用的生产工艺,经过高温烘焙,使得绝缘膜烧结在导体周围,形成一种无缝隙的薄膜绝缘层最后制成用于核电设备的电气贯穿芯棒导线。本发明具有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耐核辐射等理化特性,还具备良好的抗拉强度-耐热老化特性和绝缘击穿强度-热老化特性。能保证电气贯穿件能够承受3.5bar的氮气压力试验环境,达到良好的密封性,起到在电厂意外压力增强也不至于发生核辐射泄漏的异常情况。同时整个产生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导体表面包覆薄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主要包括导体1,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导体的表面包覆有薄膜绝缘层2,薄膜绝缘层采用聚酰亚胺(PI)树脂薄膜制成,导体采用纯度在99.95%以上的阴极电解铜棒,目前聚酰亚胺薄膜包覆的线规如下AWG 6、AWG 4、AWG 2、AWG 1/0、AWG 2/0、AWG3/0、AWG4/0、MCM 250、MCM 350、MCM 500、MCM750、MCM 1000。每个线规的导体公差范围为+/-1%*(导体标称直径范围)。导体采用纯度在99.95%以上的阴极电解铜棒,薄膜绝缘层的厚度大于等于0.4mm。
所述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采用高纯度的阴极电解铜棒作为导体,对导体表面进行处理;b、处理后的导体,放置在连续自动薄膜包覆装置内,对导体表面包覆薄膜绝缘层,薄膜绝缘层的厚度大于等于0.4mm;c、在薄膜表面添加烧结助剂后,放入烘焙装置对薄膜绝缘层进行烧结;d、检测烧结质量,并包装入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裕生特种线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裕生特种线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38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塞进气二冲程直线发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弹道校正技术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