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蠕墨铸铁制动鼓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3501.3 | 申请日: | 201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4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董玉军;王志平;王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州市第二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7/10 | 分类号: | C22C37/10;F16D6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李想 |
地址: | 456562 河南省安***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铁 制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蠕墨铸铁制动鼓。
背景技术
目前,制动鼓均为改进型低合金制动鼓,它采用HT300灰铸铁技术,其化学成分为碳3.3~3.8%,锰0.8~1%,磷<0.1%,硫<0.12%,硅1.7~2.2%,铜0.4~0.8%,铬0.15~0.45%,钼0.3~0.6%,余量为铁。由这样的成份制成的制动鼓,抗拉强度为240N/mm~280N/mm;硬度为HB170~HB200;金相组织为磷共晶<1%,碳化物<3%。从中可以看出,其抗拉强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拉强度高的蠕墨铸铁制动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蠕墨铸铁制动鼓,所述蠕墨铸铁制动鼓的化学成分按重量比计如下:碳3.3~3.6%,锰0.5~0.7%,磷<0.07%,硫<0.06%,硅2.3~2.6%,铬0.15~0.3%,钼0.3~0.6%,余量为铁。
所述蠕墨铸铁制动鼓的化学成分按重量比计如下:碳3.4~3.5%,锰0.6~0.7%,磷<0.05%,硫<0.05%,硅2.4~2.6%,铬0.18~0.25%,钼0.4~0.6%,余量为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其蠕化率>75%;金相组织为珠光体>65%,磷共晶<1%,碳化物<3%;抗拉强度>350N/mm;延伸率<1%。从上述的性能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蠕墨铸铁制动鼓各种性能均有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蠕墨铸铁制动鼓,其化学成分按重量比计如下:碳3.3~3.6%,锰0.5~0.7%,磷<0.07%,硫<0.06%,硅2.3~2.6%,铬0.15~0.3%,钼0.3~0.6%,余量为铁。
本发明中蠕墨铸铁制动鼓的制备方法是:按上述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料,用变频感应电炉熔炼配料,控制铁液出炉温度为1400~1500℃;出炉前对铁水进行碳当量分析,控制碳当量在4.4~4.7%,出火时向火包依次加入铁液质量的0.6~0.8%的硅钡孕育剂和0.3~0.5%的稀土硅铁镁合金蠕化剂,采用冲入法顺流冲入火包中,最后采用金属型湿涂料离心铸造制动鼓铸件。
实施例2
所述蠕墨铸铁制动鼓的化学成分按重量比计如下:碳3.4~3.5%,锰0.6~0.7%,磷<0.05%,硫<0.05%,硅2.4~2.6%,铬0.18~0.25%,钼0.4~0.6%,余量为铁。
其制备方法如实施例1。
实施例3
蠕墨铸铁制动鼓的化学成分按重量比计如下:碳3.4%,锰0.6%,磷0.05%,硫0.05%,硅2.4%,铬0.18%,钼0.4%,余量为铁。
其制备方法如实施例1。
实施例4
蠕墨铸铁制动鼓的化学成分按重量比计如下:碳3.6%,锰0.7%,磷0.04%,硫0.03%,硅2.6%,铬0.25%,钼0.6%,余量为铁。
其制备方法如实施例1。
实施例5
蠕墨铸铁制动鼓的化学成分按重量比计如下:碳3.45%,锰0.65%,磷0.02%,硫0.02%,硅2.5%,铬0.2%,钼0.5%,余量为铁。
其制备方法如实施例1。
实施例6
一种蠕墨铸铁制动鼓,其化学成分按重量比计如下:碳3.5%,锰0.55%,磷0.01%,硫0.01%,硅2.4%,铬0.22%,钼0.4%,余量为铁。
其制备方法如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州市第二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林州市第二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35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供电装置、存储系统及供电方法
- 下一篇:自动对焦方法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