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化型安全钩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3498.5 | 申请日: | 201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6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绩懋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45/02 | 分类号: | F16B45/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化 安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化型安全钩,更具体地指一种可大幅提升锁杆承受侧撞力的特别技术。
背景技术
为解决传统安全钩的锁杆承受应力不足的问题,本发明人便开发出中国台湾第098221304号的安全吊钩专利案,但是,本发明人仍不以此自满,发现该专利前案的锁杆,其顶端藉由第一轴而枢设于钩本体,而底端则是弹抵于钩口下方内侧,导致该锁杆底端、钩口下方无法抵接受力,所以该锁杆在承受朝钩口方向的侧撞力时,此锁杆须另外透过一榫轴与控杆的榫槽卡抵,用以将该锁杆的侧撞力转嫁至钩本体,是以,锁杆并无法就近将该侧撞力释放至钩本体,致使该侧撞力须经由锁杆顶端、榫轴传递,其侧撞力于锁杆传递路径太长,极易造成该锁杆溃缩变形,导致整体结构有无法重复使用的顾虑。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经多方试验设计,终成功创作出本发明,以彻底解决习用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化型安全钩,其可符合更高的安全使用要求,且能使锁杆变形情形可以降至最低,增加重复使用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强化型安全钩,其包括有:
一钩本体,其具有贯穿正面及背面的钩孔、梢槽、轨槽;钩孔具有贯通钩本体第一侧边的钩口,钩本体更于钩口顶端形成有一嘴座,所述梢槽位于钩口下方;
一锁杆,其为一主板、二边板所构成的ㄇ形框,且于二边板顶缘桥接有一挡缘,令该锁杆顶缘能形成“口”形而套合于嘴座四周;该两边板另固设有与轨槽匹配的轨杆,以及固设有与梢槽匹配的主梢件,令主梢件能沿梢槽的滑移,使顶缘能离合嘴座,且在脱离嘴座时,令锁杆能以主梢件自转的开启钩口,此时轨杆能沿轨槽的限位位移,令锁杆不会碰撞钩孔壁面;
一控把,其以一枢轴枢连于钩本体,该控把并具有能供主梢件穿枢自转的转孔,使该控把得驱动主梢件沿梢槽切换位置;
一弹簧,其致动锁杆,令锁杆随时具有闭锁钩孔之势。
该嘴座沿第一侧边形成有第一榫接面、沿钩孔壁面则形成有第二榫接面,在锁杆顶缘套合于嘴座四周时,其主板顶缘对应抵接于第一榫接面、挡缘对应抵接于第二榫接面,待主梢件位移至梢孔时,恰能使主板顶缘下移的完全脱出第一榫接面,至于挡缘仍无法脱出第二榫接面。
该第二榫接面的面积大于第一榫接面。
该轨槽是以梢孔为圆心而形成的弧状路径,且令轨槽一端连通钩孔,当主梢件位于梢槽时,轨杆位于钩孔,但,当主梢件位于梢孔时,该轨杆会移至与轨槽相对的位置,进而在锁杆启闭钩口时,其轨杆能沿轨槽的限位位移。
该钩本体更具有一贯穿正面及背面的梢孔,该梢孔连通于梢槽的一端,当主梢件沿梢槽而滑移的进入梢孔时,则能使锁杆顶缘脱出嘴座,以使锁杆能以主梢件绕梢孔自转的开启钩口。
该两边板在对应梢槽的位置设有一供主梢件固定的栓孔,所述主梢件外周更颈缩有能沿梢槽限位滑移的削平面,且令主梢件能以该削平面卡固于栓孔。
另具有一制动结构,该制动结构于控把、锁杆设有相对应的扣块、扣槽,当主梢件、梢槽相对定位,扣块、扣槽呈相对扣合,使之能一并定位控把,但,在压动控把后,其扣块便能以枢轴为圆心的摆动脱出扣槽。
该弹簧除能致动锁杆外,且能同时致动控把,以使扣块、扣槽随时保持相对扣合。
该钩本体另具有贯穿正面及背面的容槽,该容槽则具有贯通钩本体第二侧边的槽口;控把由一端板、二连接端板的侧板所构成,使枢轴、转孔分别设置于该二侧板,且令弹簧能致动该端板定位于槽口,在压动控把以枢轴为支点的使一端缘朝容槽方向摆动时,其能藉驱动主梢件,而使锁杆“口”形顶缘脱离嘴座,但,当端板复归于槽口时,此控把恰能藉驱动主梢件,而使锁杆“口”形顶缘套合于嘴座四周。
该弹簧具有环绕于主梢件的定位部,该定位部安装于钩本体与侧板之间,然后一体的由定位部接出有第一压脚、第二压脚,令第一压脚能以预设弹力抵压控把的端板、第二压脚亦能以预设弹力抵压锁杆的主板。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的锁杆在闭锁钩口而承受朝钩孔方向的侧撞力时,其顶端以主板抵接于嘴座外侧的第一榫接面,底端以主梢件定位于梢槽,据以就近将该侧撞力释放至钩本体,使锁杆足以承受1600公斤(约3600磅)以上的受力,除能符合更高的安全使用要求外,且能使锁杆变形情形可以降至最低,以增加重复使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组合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绩懋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绩懋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34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