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储存容器、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3299.4 | 申请日: | 201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2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斯波正名;长友庸泰;本多隆浩;霜田直人;千叶龙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G03G9/087 | 分类号: | G03G9/087;G03G9/08;G03G15/08;G03G21/18;G03G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宋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色 显影剂 储存 容器 处理 图像 形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色剂、具有该调色剂的显影剂、调色剂储存容器及处理盒以及使用该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调色剂适用于电子照相法、静电记录法、静电印刷法等。
背景技术
利用电子照相法的图像形成一般通过下述一系列的工艺来进行,即,在感光体(静电荷图像载体)上形成静电荷图像,将该静电荷图像用显影剂进行显影,形成可视图像(调色剂图像),然后,将该可视图像转印在纸等记录介质上,利用热、压力或溶剂气体等定影于在转印介质上,由此形成定影图像(参照专利文献1)。
作为上述显影剂,已知有单独使用磁性调色剂或非磁性调色剂的单组分显影剂、以及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另外,在单组分显影方式中,根据将调色剂粒子保持在显影辊上时是否使用磁力而分类成磁性单组分显影方式及非磁性单组分显影方式。另外,作为调色剂,通常使用的是通过混炼粉碎法制造的粉碎调色剂,所述混炼粉碎法为:将热塑性树脂与着色剂等一起进行熔融混炼,然后进行微粉碎,再进行分级。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改善流动性或清洁性,有时会根据需要在调色剂粒子表面添加无机微粒或有机微粒。
近年来,为了不在热辊上涂敷油而赋予脱模性,从而防止调色剂的熔敷的问题,通常采用在调色剂中添加蜡的方法。在此,蜡在调色剂中的分散状态对脱模性有很大影响。蜡与调色剂中的粘合剂相容时,不能表现出脱模性,只有蜡作为不相容的畴粒子存在才能表现出脱模性。此时,如果畴粒子的分散粒径过大,则由于存在于调色剂粒子表面附近的蜡的比例相对地增加,有时会显示出凝聚性而使流动性变差,或在长期使用中蜡移动到载体或感光体等上而发生成膜,从而不能得到良好的画质。另一方面,如果畴粒子的分散粒径过小,则蜡过度地微分散而有时不能得到充分的脱模性。
在上述混炼粉碎法中,由于难以控制蜡的畴粒子的分散粒径,并且蜡容易存在于断裂面上,因此,有时会产生下述各种问题:露出在调色剂表面的蜡变多、流动性变差或发生成膜等。此外,还存在如下问题:利用混炼粉碎法得到的调色剂一般来讲粒度分布较宽,在调色剂的摩擦带电性方面产生不均,不仅容易产生模糊(カブリ)等,而且在生产效率的关系上,难以得到体积平均粒径为2μm~8μm的小粒径调色剂,不能对应于高画质的要求。
因此,通过在水相中进行造粒而得到的调色剂备受关注。该调色剂的粒度分布窄,容易进行小粒径化,同时,可以得到高画质且高精细的图像,因蜡等的高分散而引起的耐反印(offset)性及低温定影性也优异。另外,由于带电均匀而使转印性优异,而且流动性良好,在料斗的设计、能够实现用于使显影辊旋转的转矩小型化等显影装置的设计上也是有利的。
另外,提出了如下方法:在调色剂组合物的乳化时添加蜡微粒并使其均匀且牢固地附着在调色剂表面,所述蜡微粒通过在蜡胶乳中添加聚合性乙烯基单体和水溶性聚合引发剂并使其聚合而包覆或浸透有乙烯基聚合物(参照专利文献2)。但是,在该方法中,必须使蜡胶乳和聚合性乙烯基单体聚合,另外,由于构成蜡微粒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高,因此存在低温下的脱模性、低温定影性等较差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如下内容:通过将具有极性基团的物质和含有蜡的聚合性单体在水中进行悬浮聚合而制造调色剂,可以含有在粉碎调色剂中不能使用的低熔点的蜡。此时,蜡这样的非极性成分与极性成分相反,不存在于调色剂粒子的表面附近,而是采取被表面的极性成分包覆的类似胶囊的结构。但是,对于调色剂粒子内部的蜡的分布未进行分析,其分布情况不明确。
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一种调色剂,其中,蜡的含量为0.1质量%~40质量%,露出在调色剂表面的蜡的存在比例为露出在表面的构成化合物的1质量%~10质量%。利用ESCA对露出在调色剂表面的蜡的比例进行测定,并对该比例进行了规定。但是,利用ESCA的分析限于距调色剂的最表面0.1μm左右的深度,因此,不能得知存在于更内侧、适合在定影工序中发挥脱模性的蜡的分散状态。
另外,就专利文献5中记载的调色剂而言,利用FTIR-ATR对露出在调色剂表面的蜡的比例进行测定,并对该比例进行了规定。但是,调色剂结块和热反印性、以及成膜和粘纸分别处于完全的折衷关系,要想进一步改善定影性,仅仅通过进行调色剂的改良、控制蜡的分散状态是很难实现的。
近年来,复印机的印刷速度不断提高。尤其是在产品印刷的领域中,高速化显著。在复印机中,需要充分的纸张分离性,以不发生粘纸,但是,随着印刷速度的提高,要求高的分离性,因此,为了可以从办公领域展开至产品印刷领域,确保比现有制品更高的分离性成为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32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显量具容栅传感器及其信号处理集成电路
- 下一篇:一种高效节能全自动换热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