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钛铁物料盐酸浸出液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73156.3 | 申请日: | 2011-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2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沙立林;陈树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立林;陈树忠 |
| 主分类号: | C22B3/44 | 分类号: | C22B3/44;C22B3/10;C22B34/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曹津燕;张伟 |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物料 盐酸 浸出 方法 | ||
1.一种用于处理钛铁物料盐酸浸出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使用盐酸浸取液浸取钛铁物料得到的浸出母液依据其浸出元素的物料平衡分流后焚烧,并将经焚烧得到的氯化氢回收用于浸取液再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采用盐酸浸取液浸取钛铁物料,然后将得到的浸出料浆进行固液分离,以得到浸出母液和固相浸渣;
2)将经步骤1)得到的浸出母液进行分流处理,使其分流为焚烧浸出母液和循环浸出母液,然后使得到的焚烧浸出母液进入焚烧工序,从而得到含铁固体和含氯化氢气体的废气;
3)洗涤经步骤1)得到的固相浸渣以得到洗涤滤液,然后混合所述洗涤滤液与经步骤2)得到的循环浸出母液以及补加的水和/或稀盐酸,从而得到稀浸出母液;
4)使经步骤2)得到的含氯化氢气体的废气经除尘后和经步骤3)得到的稀浸出母液进入氯化氢气体吸收处理工序,在该工序中,稀浸出母液作为吸收液吸收所述废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后形成循环稀浸出母液;以及
5)将经步骤4)得到的循环稀浸出母液用于配制步骤1)的浸取液,返回浸取系统形成闭路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钛铁物料为选自钛铁矿、钛精矿、改性钛精矿、高钛渣和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新流程钛渣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盐酸浸取液为含有可溶性氯化盐的盐酸复合体系溶液,其氯化盐浓度为0.5mol/L至饱和浓度,优选为1.3至1.5mol/L;Fe2+的浓度小于120g/L,优选为50至60g/L;盐酸的质量浓度为15至25%,优选为16至18%。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采用盐酸浸取液浸取钛铁物料在下述条件下进行:常压下,浸取温度为90至110℃,浸取酸度为15至25%;或者在加压条件下,压力为0.11至0.35Mpa,浸取温度为110至150℃,浸取酸度为15至2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依据浸出的控制元素的物料平衡对经步骤1)得到的浸出母液进行分流;
优选地,所述焚烧浸出母液的分流量通过下述公式计算:
VAR=(W×GCE×RCE)/CCE
其中VAR为焚烧浸出母液的分流量;CCE为浸出母液中控制元素的浓度,也是焚烧浸出母液中控制元素的浓度;W为步骤1)中钛铁物料的处理量;GCE为所述钛铁物料中控制元素的含量,也就是钛铁物料控制元素的品位;RCE为所述钛铁物料中控制元素的浸出率;
所述循环浸出母液的分流量通过下述公式计算:
VR=V-VAR
其中VR为循环浸出母液的分流量;V:浸出母液的量;
优选地,所述控制元素为所述钛铁物料中可被盐酸浸出的元素或其部分或全部的组合,优选为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分流处理还包括:
实时检测经步骤1)得到的浸出母液、经步骤3)得到的稀浸出母液和经步骤4)得到的循环稀浸出母液中的Fe2+、盐酸浓度和流量,并控制浸出母液中的Fe2+浓度保持为100至200g/L,盐酸浓度保持为2至8%;稀浸出母液的Fe2+浓度保持为28至100g/L,盐酸浓度保持为2至8%;循环稀浸出母液中的Fe2+浓度保持为28至100g/L,盐酸浓度保持为16至20%,从而动态调整焚烧浸出母液和循环浸出母液各自的分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采用稀盐酸和水洗涤固体浸渣;
优选地,稀盐酸的质量浓度为0.35%至1%,稀盐酸与水的体积比为1至5∶1,从而得到所述洗涤滤液;
优选地,所述固体浸渣重量与洗涤滤液的体积比为0.6至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立林;陈树忠,未经沙立林;陈树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31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