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触头材料及采用熔渗法制备CuZrW电触头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3143.6 | 申请日: | 201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6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红;梁淑华;肖鹏;邹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1/025 | 分类号: | H01H1/025;H01H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触头 材料 采用 法制 cuzrw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触头材料,本发明还涉及该CuZrW电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CuW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热导电性、良好的耐电弧烧蚀性、抗熔焊性和高强度等优点,被广泛用做高压断路器中的电触头材料。随着高压开关向着大容量、高电压、低过电压、小型化方向的发展,对其核心部件-CuW触头材料的综合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已有的研究表明,CuW合金电击穿往往发生在弱击穿相Cu上或Cu/W相界面上。通过添加既能与Cu又能与W相溶的合金元素,一方面使Cu/W相界面产生微合金化,另一方面达到强化铜基体相的作用,可以起到分散材料表面真空电弧,减少电触头的集中烧蚀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触头材料,解决了现有电触头材料容易发生电击穿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CuZrW电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材料由CuW合金和Zr组成,所述的Zr占CuW合金中Cu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4.0wt.%。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材料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制备CuZr合金铸锭
a.分别取铜粉和Zr粉,Zr占铜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4.0wt%,将铜粉和Zr粉充分混合后,在刚性模具内压制成生坯;
b.将步骤a制得的生坯放入刚玉坩埚中,置于氩气气氛炉内进行熔炼,熔炼温度为1150~1300℃,保温0.5~2小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制得CuZr合金铸锭;
c.将步骤b制得的CuZr合金铸锭经机加工去除合金锭上的各种缺陷,清洗干净;
制备钨压坯
a、分别取钨粉和诱导铜粉,诱导铜粉占钨粉质量的5~8%,将钨粉和诱导铜粉放入混料罐中,加入磨球和混料过程控制剂,加入混料过程控制剂的量使粉末有湿润感即可,混料时间5~7小时;
b、将步骤a混好的混合料倒入轴向压制的钢制模具内,以340±20MPa的压强模压成钨压坯;
烧结、熔渗及后处理
a、将上步清洗干净的CuZr合金铸锭与钨压坯叠置在一起,放入铺好石墨纸的石墨坩埚内,置于高温H2气氛烧结炉内,先对钨压坯骨架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900℃~1000℃,烧结时间为1.5~2小时;随后将CuZr合金铸锭对钨骨架进行熔渗,熔渗温度为1200℃~1400℃,熔渗时间为1.5~2小时,得到CuZrW合金材料;
b、将上步得到的CuZrW材料置于热处理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900~1000℃,保温1~2.5h,随后打开炉门对高温CuZrW材料进行水淬;
c.将上步淬火后的CuZrW材料置于热处理炉内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400~500℃,保温3~5小时后随炉冷却即成;
d.对上步时效处理后的CuZrW材料进行机加工成为成品。
其中制备钨压坯的步骤a中,加入的磨球质量为钨粉和铜粉总质量的2~3倍。
其中制备钨压坯的步骤a中,加入的混料过程控制剂为工业酒精。
其中制备CuZr合金铸锭的步骤a中Cu粉为纯度不小于99.9%的电解Cu粉,Zr粉为纯度不小于99%的Zr粉。
本发明的电触头材料,通过添加元素Zr,实现Cu/W相界面和富铜区弱击穿区域的强化作用,有利于材料表面电弧的分散和减小铜相的飞溅,从而提高电触头材料的耐电弧烧蚀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CuZrW材料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中,a是本发明制备的CuZrW触头材料显微组织照片图,b是该材料线扫描能谱图;
图3是现有CuW触头材料首击穿阴极斑点运动图;
图4是本发明CuZrW触头材料首击穿阴极斑点运动图;
图5是材料首击穿后的烧蚀形貌对比照片,a为CuW材料,b为CuZrW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CuZrW电触头材料,该材料由CuW合金和Zr组成,Zr占CuW合金中Cu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4.0wt.%。
本发明CuZrW电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制备CuZr合金铸锭
a.分别取纯度不小于99.9%的电解铜粉和纯度不小于99%的Zr粉,Zr占铜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4.0wt%,将铜粉和Zr粉充分混合后,在刚性模具内压制成生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31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卡检测开关
- 下一篇:一种低功耗的船载碰撞预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