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火解暑茶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72876.8 | 申请日: | 2011-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3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龙强;李雄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雄骥 |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周兆阳 |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火 解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火解暑茶。
背景技术
盛夏时节,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大,人体内热量不易散发,热量积存过多,容易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而发生中暑,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呕吐、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体温升高等症状。防暑、解暑除了注意物理降温之外,还可在饮食方面进行调理。目前市场上防暑、解暑的保健凉茶种类繁多,如公开号为:CN101040649,名称为《清暑参茶》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较好解暑效果的清暑参茶及其制备方法。该清暑参茶是以各种原料经清洗、浸泡、过滤、加热,最后加纯净水配制而成,其中原料含西洋参1~5g、麦门冬1~5g、菊花1~5g、山楂1~5g、蜂蜜10~50g、食盐0.5~2g、苯甲酸钠0.1~0.3g、糖2~8g。该清暑参茶营养丰富、可抗疲劳、对人体保健有积极效果,又有解暑防暑功能,是一种新型的解暑保健食品茶。但其原料中添加了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具有很好的防暑、解暑效果的清火解暑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火解暑茶,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茅根50~70、金银花50~70、菊花30~50、夏枯草30~50、藿香20~40、竹叶15~30、决明子10~30、绿茶20~40、紫苏叶10~30、山楂15~30、陈皮8~18、麦冬10~25、薄荷叶5~15。
上述配方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优选为:
茅根55~65、金银花55~65、菊花32~48、夏枯草32~48、藿香22~35、竹叶16~28、决明子15~25、绿茶22~36、紫苏叶15~25、山楂18~27、陈皮10~16、麦冬12~22、薄荷叶6~13。
各原料更为优选的重量配比为:
茅根58~63、金银花58~62、菊花35~45、夏枯草35~45、藿香25~30、竹叶20~25、决明子18~23、绿茶25~32、紫苏叶18~22、山楂20~25、陈皮12~15、麦冬15~20、薄荷叶8~12。
各原料最佳的重量配比为:
茅根60、金银花60、菊花42、夏枯草40、藿香28、竹叶22、决明子20、绿茶28、紫苏叶20、山楂22、陈皮13、麦冬16、薄荷叶9。
本发明清火解暑茶的制备方法可为:按配方分别称取原料茅根、金银花、菊花、夏枯草、藿香、竹叶、决明子、绿茶、紫苏叶、山楂、陈皮、麦冬、薄荷叶,置于50~65℃条件下烘干,粉碎,混合均匀后灭菌,分装,即得。
其中,所述粉碎的粒度为30~50目为宜。
分装时以10克/袋为好。
本发明清火解暑茶的服用方法为:取1袋清火解暑茶,用200~300克50~70℃水泡2~5分钟,即可饮用,中暑症状严重者可取2袋清火解暑茶泡水饮用;还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冰糖进行调味。
本发明清火解暑茶配方中:
茅根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吐血,尿血,热淋,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热病烦渴,胃热呕哕,咳嗽。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其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
菊花具有镇解、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之功效,可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夏枯草具有清肝明目、清热散结之功效。
藿香具有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的作用。
竹叶具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功效,可治暑热消渴,胸中热痰。
决明子味苦、甘而性凉,具有清肝火、祛风湿、益肾明目等功能。
绿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镇静作用,可减轻疲劳。
紫苏叶可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症。
山楂具有开胃消食、平喘化痰、消除疲劳及镇静作用。
陈皮可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
麦冬可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
薄荷叶有疏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止痒、消炎镇痛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雄骥,未经李雄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28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菌装置和空调器
- 下一篇:红豆杉熏香及其制作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