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坚果去壳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2532.7 | 申请日: | 201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9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侯培红;袁融;韩冰;齐华男;吴林峰;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J43/26 | 分类号: | A47J43/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坚果 去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常生活用器具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坚果去壳器。
背景技术
坚果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坚果果仁的抗氧化力强,含亚麻油酸比例很高,坚果果仁和果仁外面的衣更是营养丰富,如能将坚果果仁和富含抗氧化物质的衣一起摄取,能提高人体的抗氧化功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坚果在休闲食品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市场对坚果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坚果的外壳难剥,吃起来很不方便,例如核桃,所以坚果夹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难题。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坚果脱壳工具是U型坚果夹,该坚果夹由夹柄和铆钉组成,两根夹柄的顶端通过铆钉固接在一起,两根夹柄前端邻近铆钉处分别设有一个齿形凹槽, 使用时将坚果放入齿形凹槽内,用力握住夹柄远离铆钉的一端,凹槽内的坚果就会被挤开或挤碎,即可食用坚果内的果仁。但是,现有坚果夹存在的不足有:
(1)外观缺少美感;
(2)使用时用力不易掌握,很容易导致坚果壳和坚果仁被夹得四处飞散,夹破后的坚果果仁很难保有完整的;
(3)由金属制成的,分量较重,携带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坚果去壳器,它不仅外形美观,而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坚果夹外观不佳、操作不便等问题。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坚果去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空心的半圆壳体,半圆壳体包括外壳、内置网、内壳和多个金属齿;
所述外壳为空心半球体,其材质为软性材料,外壳覆盖在内置网球面外;
所述内置网为半球面金属网,金属网内面固接有多个金属齿;
所述内壳为空心半球体,置放在内置网内,内壳上设有多个贯穿内壳球面的固定孔,固定孔的排列方式同金属齿在金属网内面的排列方式;
所述内置网通过金属齿穿过固定孔来与内壳套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两个半圆壳体之间通过铰链连接。其作用是防止分散的两个半圆壳体容易丢失,同时也使得携带和使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的金属齿在内置网上为均匀分布,所述的固定孔在内壳上也为均匀分布,布局与金属齿布局一致。均匀分布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使坚果去壳器更加美观;另一方面,在使用坚果去壳器时金属齿的受力会比较均匀,对坚果的压力好,去壳后的果仁也会比较完整。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软性材料为软塑料或橡胶。采用这两种柔性材料制作外壳并将之覆盖在内置网上,这样,使用坚果去壳器时就不会对施力的手掌造成伤害,易于捏握,用一般的握力就能将硬坚果均匀地压裂。选用柔性材质还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本发明坚果去壳器的积极效果是:
(1)外形设计符合人体力学的特征,圆形去壳器适合人手合握,使用时也便于用力;
(2)金属齿通过固定孔穿过内壳,使用时,随着握力的改变,金属齿伸入内壳的长度也会变化,克服了坚果大小和形状的限制,无论什么外形的坚果均可以使用;
(3)坚果壳碎在去壳器内,不会造成坚果壳和坚果仁四处飞溅的现象,而且因为坚果壳受力均匀,坚果仁容易保持完整;
(4)外表小巧美观,轻便易带,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坚果去壳器的半圆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坚果去壳器的整体示意图;
图中:1、外壳; 2、内壳; 3、内置网; 4、金属齿; 5、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坚果去壳器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需要指出,本发明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坚果去壳器,包括两个空心的半圆壳体,半圆壳体包括外壳1、内置网3、内壳2和10个“凸”字小球头形的金属齿4。所述的外壳1为空心半球体,其材质为橡胶,该橡胶外壳1覆盖在内置网3球面外。所述的内置网3为半球面金属网。所述的内壳2为空心半球体,内壳2设置在内置网3内,在内壳2上设置10个贯穿内壳2球面的固定孔5,固定孔5的排列方式同金属齿4在内置网3内面的排列方式。所述的金属齿4固接在内置网3球面内,在内置网3内均匀分布,并通过固定孔5穿过内壳2,将内壳2固接在内置网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25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器参数调整
- 下一篇:一种立式喷风实验室碾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