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效耳脓散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2003.7 | 申请日: | 201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3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雄;陈永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志雄;陈永芳 |
主分类号: | A61K36/739 | 分类号: | A61K36/739;A61K9/14;A61P27/16;A61K31/045;A61K33/04;A61K3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55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效 耳脓散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治化脓性中耳炎的强效耳脓散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习惯性化脓性中耳炎在中西医领域中是一种顽固性难治之症,许多患者该病病龄平均在10-15年时间,用药百家,难以治愈,病虽不大,但头痛耳鸣、痛痒难当,苦不堪言,严重影响工作与学习。目前,虽然也有一些治疗该病的中西药物,但现有的药物中,有的价格昂贵,有的疗程长,更多的是难以彻底根治。本人自修中医中药学20余载,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找到医治本病基本法则,即干性中耳炎宜用湿性药物;湿性中耳炎宜用于性药物,最终配制出一种疗效好、疗程短、能1至2次就能治愈化脓性中耳炎的强效耳脓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用强效耳脓散及其制作方法,这种耳脓散一般能1至2次治愈化脓性中耳炎。
本发明所指的强效耳脓散,其特征在于药粉末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炒大黄粉15-20份;炒地榆粉15-20份;硼砂16-22份;
玄明粉16-22份;冰片11-16份。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如下:
先将大黄、地榆炒成焦黄存性,分别碾末过180目筛,按重量比称出备用,再按重量比称出硼砂、玄明粉、冰片备用,最后将按重量比称好的大黄粉、地榆粉、硼砂粉、玄明粉、冰片粉搅拌均匀,装瓶密封即为成品,放在阴凉处储存备用。
配方中的大黄有泻热通便、破积行瘀、清湿热的功效。据药理研究:大黄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碳疽杆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处方资料来源于北京人民出版社《实用中医学》,下同)
配方中的地榆有清热凉血、收敛止血的作用。据药理实验:地榆在试管内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孤菌、皆有抑制作用。据临床报道:地榆用治烧伤和溃疡病大出血均有良好效果;地榆与盐酸小蘖对烧伤能迅速控制感染和毒血症,减少体液渗出,并能促进新皮生长。
配方中的硼砂、玄明均有解毒之效,可用于治疗目赤肿痛。
配方中的冰片有散热止痛的功效,主治疮疡疥癣,喉症,眼病。
本发明“强效耳脓散”是根据其病因湿热内聚之邪,找出它的克星药理即“清热,凉血,抗菌,解毒”八字治理方针,抗菌就是主要对抗绿脓杆菌,只要抓住“清热”和“抗菌”就能达到治愈本病的目的。治愈本病选药是关键。如炒大黄、炒地榆,两药生用清热解毒,炒用后,收敛功力极强,因此宜取炒用;硼砂解毒防腐;玄明粉凉血解毒,两药共奏凉血,防腐,解毒。冰片散热止痛。本组方缺一不可,五药共奏其效:清热凉血、抗菌解毒、收敛生肌,特别适用于化脓性中耳炎。
本方经陈氏二代人应用验证,组方科学严谨合理,功效显著。近百人自愿接受试用以及黄梅县中医院收治12名患者,临床应用方法和结果证明,先将耳道清洗干净,再用吸杆蘸上少许“耳脓散”,手指将吸杆弹动,药散已敷贴患处,一般用药1-2次,3-4天结痂,一周时间即脱痂痊愈。患耳不再流脓,痛痒、耳鸣逐渐消失,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强效耳脓散,其原料按重量份计:
炒大黄粉16份;炒地榆粉18份;硼砂16份;
玄明粉18份;冰片12份。
其制作方法是:
1、先将大黄、地榆炒成焦黄存性,分别碾末过180目筛,再精选炒大黄粉20克,炒地榆粉22.5克。
2、称取硼砂20克,玄明粉22.5克,冰片15克。
3、将称好的大黄粉、地榆粉、硼砂粉、玄明粉、冰片粉搅拌均匀,装瓶密封即为成品,放在阴凉处储存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志雄;陈永芳,未经吴志雄;陈永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20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束丝机旋转模具装置
- 下一篇:复合屏蔽型铜包铝镁合金线控制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