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剩余氨水除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1755.1 | 申请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8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丛巍;李侠;丁爽;姚本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1C1/10;C02F1/4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果瑞 |
地址: | 15512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剩余 氨水 方法 | ||
1.一种剩余氨水除油方法,该方法使用的装置包括循环氨水槽(1)、剩余氨水槽(2)、 剩余氨水中间槽(3)、除焦油器(4)、蒸氨塔(5)、脱酚站(6)、除焦油器进口泵(7)、 除焦油器进口阀(8)、剩余氨水泵(9)、氨水槽出口阀(10)、氨水槽进口阀(11)、 中间槽出口阀(14)和中间槽进口阀(15),
循环氨水槽(1)与除焦油器(4)的入口之间通过1号管路连通,并在1号管路上设 置除焦油器进口泵(7)和除焦油器进口阀(8),除焦油器(4)的出口与剩余氨水槽(2) 之间通过2号管路连通,并在2号管路上设置氨水槽进口阀(11),除焦油器(4)的出口 与剩余氨水中间槽(3)之间通过3号管路连通,并在3号管路上设置中间槽进口阀(15), 2号管路和3号管路高度相同,
剩余氨水槽(2)出口的管路上设置氨水槽出口阀(10),剩余氨水中间槽(3)出口 的管路上设置中间槽出口阀(14),剩余氨水槽(2)和剩余氨水中间槽(3)的出口的管 路合在一起后再通过4号管路与蒸氨塔(5)连通,并在4号管路上设置剩余氨水泵(9), 蒸氨塔(5)与脱酚站(6)之间管路连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剩余氨水除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循环氨水槽(1)将剩余氨水通过除焦油器进口泵(7)和除焦油器进口阀(8) 泵至除焦油器(4);
步骤二、经过除焦油器(4)处理过的剩余氨水通过氨水槽进口阀(11)排入剩余氨水 槽(2),或者通过中间槽进口阀(15)排入剩余氨水中间槽(3),剩余氨水槽(2)和剩 余氨水中间槽(3)其中一个用于收集当前排入剩余氨水,另一个用于沉淀前一个工作日的 剩余氨水,二者交替使用,
将剩余氨水槽(2)或剩余氨水中间槽(3)中高过2号管路的、当前排入的剩余氨水 通过剩余氨水泵(9)泵至蒸氨塔(5),剩余氨水槽(2)或剩余氨水中间槽(3)中低于 2号管路的剩余氨水静止保留,让其沉淀;
步骤三、上一个工作日的剩余氨水沉淀20小时~30小时后,通过剩余氨水泵(9)泵 至蒸氨塔(5);
步骤四、经过蒸氨塔(5)蒸馏处理后的废水排至脱酚站(6),由脱酚站(6)分别输 送至炼焦作业区用于熄焦,输送至煤场用于降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剩余氨水除油方法,其特征在于,1号管路为DN80、 长8m~15m的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剩余氨水除油方法,其特征在于,除焦油器进口阀(8) 为DN80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剩余氨水除油方法,其特征在于,3号管路为DN200, 长10m~25m的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剩余氨水除油方法,其特征在于,中间槽进口阀(15) 为DN200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剩余氨水除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除焦蒸汽吹 扫阀(16),除焦蒸汽吹扫阀(16)通过5号管路设置在除焦油器(4)的外侧、并距除焦 油器(4)底部1/3h~1/4h处,h表示除焦油器(4)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剩余氨水除油方法,其特征在于,5号管路为6分寸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剩余氨水除油方法,其特征在于,除焦蒸汽吹扫阀(16) 为DN80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17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