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氧炔醇类化合物及其制剂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1469.5 | 申请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2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帕潘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3/14 | 分类号: | C07D303/14;C07D301/27;A61K31/33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氧炔醇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剂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新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和用途。
背景技术
天然多炔醇主要存在于茄科,桔梗科,五加科,海桐花科,木犀花科,檀香科和伞形科等植物中,另外在担子菌中也有一定的分布。研究表明人参中所含的聚乙炔醇类化合物具有显著抗炎、抗血小板凝聚、抑制细胞氧化酶、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此外这些从五加科中提取出来的聚乙炔醇还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
已有研究表明 Panaxydol 具有降压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抗细胞增殖的活性。同时一些研究小组发现人参环氧炔醇还具有抗小鼠肉瘤细胞,小鼠白血病细胞,人类结肠癌细胞,人肾细胞癌细胞的细胞株增生的作用。另外人参环氧炔醇也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血小板凝聚的药理作用。2007年干丽君等人发现人参环氧炔醇具有抗RASMCs迁移、增殖和基质合成的作用。2008年何晶等人发现人参环氧炔醇具有促进体外培养的SCs NGF、BDNF表达和分泌的作用。Ahn B.I.等发现人参环氧炔醇的细胞毒性大小与该化合物中C-9和C-10的化学结构组成有关。
虽然Panaxydol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但对其不同光学异构体以及其合成、生物活性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意外的发现一种新的人参环氧炔醇化合物:(3R,9R,10R)-9,10-环氧-1-十七碳烯-4,6-二炔-3-醇,药理学研究表明,本发明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通过科学的研究,确定合成本发明化合物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反应步骤少、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和立体选择性好等优点。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化合物(3R,9R,10R)-9,10-环氧-1-十七碳烯-4,6-二炔-3-醇,其结构式为:
上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R)-5-溴-1-戊烯-4-炔-3-醇为原料在有机溶剂和金属催化剂催化下与中间体(4R,5R)-4,5-环氧-1-十二碳炔反应得到。
上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取氯化亚铜、溴化亚铜或氯化钯,在N2保护下加入二氯甲烷溶液或氯仿,冷却至-20℃至20℃,依次加入乙胺或正丁胺水溶液,(4R,5R)-4,5-环氧-1-十二碳炔的二氯甲烷溶液或氯仿溶液,(R)-5-溴-1-戊烯-4-炔-3-醇的二氯甲烷溶液或氯仿溶液,在加入过程中,同时加入盐酸羟胺的水溶液,反应1-5h后,用二氯甲烷或氯仿萃取2-5次,有机相合并后,经无水硫酸钠或硫酸镁干燥,过滤,浓缩,残余物经硅胶柱层析,洗脱溶剂为石油醚与乙醚体积比=5 : 1,收集洗脱液,浓缩,回收溶剂至尽,即得。
其中(4R,5R)-4,5-环氧-1-十二碳炔的合成方法为:
(1)制备2-癸炔-1-醇
在N2保护下的反应瓶中依次加入四氢呋喃,丙炔醇,六甲基磷酰三胺(HMPA),将反应液冷却至-90℃至-60℃,加入正丁基锂溶液,滴加完毕后,缓慢升温至-30℃至0℃,搅拌1h至4h,然后加入正溴庚烷,搅拌,升至室温反应16-24h,反应结束后,加入饱和氯化铵的水溶液,并用乙醚、乙酸乙酯或氯仿萃取2-5次,有机相合并后,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然后用无水硫酸钠或硫酸镁干燥,过滤,浓缩,残余物经硅胶柱层析,洗脱溶剂为石油醚与乙醚体积比=5 : 1,收集洗脱液,浓缩,回收溶剂至尽,得2-癸炔-1-醇;
(2)制备反-2-癸烯-1-醇
取LiAlH4,THF,在-10℃至0℃下加入2-癸炔-1-醇,回流反应20-24h,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加入10% HCl水溶液,乙醚萃取3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硅胶柱层析,洗脱溶剂为石油醚与乙醚体积比=5 : 1,收集洗脱液,浓缩,回收溶剂至尽,得反-2-癸烯-1-醇;
(3)制备(2R,3R)-2,3-环氧-1-癸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帕潘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帕潘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14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镁、钡活化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 下一篇:层叠陶瓷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