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牛皮癣的中草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1294.8 | 申请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7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南川区瑞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17/06;A61K35/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84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牛皮癣 中草药 | ||
技术领域
本产品涉及来源于植物的配制品,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草药。
背景技术
牛皮癣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皮肤性疾病,又称银屑病。中医称为白癣或红皮癣,常发于各季。其病因可能与精神因素、感受湿毒有关。湿毒郁火、化热化燥、耗伤津血、皮肤无养而发此病。传统中药以祛风、养血为主,在治疗中有效果,但须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本病在临床中一般分为进行期和静止期。中药治疗略有区别,但都是养血祛风为主。本发明根据该病症的特征,综合临床实践,开发了为治疗牛皮癣提供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效果好的中草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草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
当归30-40份;白芍25-份;小生地25-35份;丹皮25-35份;白鲜皮30-40份;苦参30-40份;乌梢蛇20-30份;苍耳子25-35份;桑叶20-30份;菊花20-30份;蛇床子20-30份;地肤子25-35份;加水1800份,烧开后,文火熬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的上清液装瓶混合均匀后高温灭菌,备用。该中药服用时,将药液取250-300毫升,待微热后服用,每日3次。
优选的,所述的治疗牛皮癣的中草药的最佳配方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
当归35份;白芍30份;小生地30份;丹皮30份;白鲜皮35份;苦参35份;乌梢蛇25份;苍耳子30份;桑叶25份;菊花25份;蛇床子25份;地肤子30份;加水1800份,熬煮3次,过滤回收,取汁,分装瓶后高温灭菌,待用。
本发明的配伍思想:以当归为君;以白芍、小生地为臣;以丹皮、白鲜皮、苦参、乌梢蛇为佐;以苍耳子、桑叶、菊花、蛇床子、地肤子为使。
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
当归35份;白芍30份;小生地30份;丹皮30份;白鲜皮35份;苦参35份;乌梢蛇25份;苍耳子30份;桑叶25份;菊花25份;蛇床子25份;地肤子30份。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性味与归经:甘辛,温,归入心、肝、脾经。功能与主治::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癥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性味与归经:苦酸,凉。归入肝、脾经。功能与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小生地: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性味与归经:鲜生地性寒,味甘、苦。生地黄性寒,味甘。功能与主治:鲜地黄清热生津,凉后,止血;用于热风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疹、阴虚内热、吐血、衄血、糖尿病、传染性肝炎。
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根皮。性味与归经:辛苦,凉。归心、肝、肾经。功能与主治::清热,凉血,和血,消瘀。治热入血分,发斑,惊痫,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癥瘕,痈疡,扑损。
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根皮。性味与归经:苦咸,寒。归脾、胃经。功能与主治::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治风热疮毒,疥癣,皮肤痒疹,风湿痹痛,黄疸。
苦参:为豆种植物苦参的根。性味与归经:苦,寒。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治热毒血痢,肠风下血,黄疸,赤白带下,小儿肺炎,疳积,急性扁桃体炎,痔漏,脱肛,皮肤瘙痒,疥癞恶疮,阴疮湿痒,瘰疬,烫伤。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乌梢蛇: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干燥体。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肝经。功能与主治: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症,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带总苞的果实。性味与归经:甘,温,有毒。归入肺、肝经。功能与主治:散风,止痛,祛湿,杀虫。治风寒头痛,鼻渊,齿痛,风寒湿痹,四肢挛痛,疥癞,瘙痒。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的叶。性味与归经:苦甘,寒。归入肺、肝经。功能与主治:祛风清热,凉血明目。治风温发热,头痛,目赤,口渴,肺热咳嗽,风痹,瘾疹,下肢象皮肿。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性味与归经:甘苦,凉。归入肺、肝经。功能与主治::疏风,清热,明目,解毒。治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南川区瑞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市南川区瑞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12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阴虚阳亢肝郁湿热眩晕的中草药
- 下一篇:语音智能交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