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触式电梯电力传输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1159.3 | 申请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0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宏;曾铁军;吴荣燕;梁家健;李晋文;陈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永日电梯有限公司;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B1/30 | 分类号: | B66B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8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电梯 电力 传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电系统,尤其是一种电梯轿厢的接触式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电梯轿厢的供电是通过随行电缆的电源线连接到市电的。由于电源线相对其他信号线而言,功率较大,容易在电梯井中产生电磁场,从而对其他控制信号形成干扰。同时,通过随行电缆供电的方式也增加了随行电缆的芯数,提高了电梯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随行电缆芯数、减少控制信号干扰因素及降低成本的电梯电力传输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接触式电梯电力传输系统,包括一位于轿厢上并给轿厢内用电负载供电的蓄电池,该系统还包括多个位于电梯井壁上的第一接触板和一个位于电梯轿厢上的第二接触板,所述多个第一接触板通过一受各楼层开/关门到位信号控制的电子开关连接有与市电连接的整流电路,所述第二接触板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第二接触板的触点可与第一接触板的触点电连接。
进一步,各楼层经消抖处理的开门到位信号和经取反的关门到位信号均连接有一自保持电路,多个自保持电路经一多输入或门与电子开关的控制端连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自保持电路包括一两输入或门和两输入与门,所述两输入或门的一个输入端与消抖后的开门到位信号连接、另一个输入端与两输入与门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两输入与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两输入与门的另一输入端与取反后的关门到位信号连接;两输入与门的输出端与所述多输入或门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子开关为可控硅类、场效应管类或者三极管类电子开关。
进一步,所述轿厢内用电负载包括照明灯、摄像头和电梯门控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采用受各楼层开/关门到位信号控制的电子开关,可以在电梯开门时通过第一接触板与第二接触板电连接,使得市电对轿厢上的蓄电池充电,轿厢内的用电负载通过蓄电池供电,这样不仅节省了电梯随行电缆中电线的芯数,同时避免了因电源线产生的电磁场对随行电缆中控制信号的干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接触式电力传输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接触式电力传输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发明电子开关的控制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接触式电梯电力传输系统,包括一位于轿厢7上并给轿厢内用电负载6供电的蓄电池5,该系统还包括多个位于电梯井壁上的第一接触板3和一个位于电梯轿厢7上的第二接触板4,所述多个第一接触板3通过一受各楼层开/关门到位信号控制的电子开关2连接有与市电连接的整流电路1,所述第二接触板4与蓄电池5连接,所述第二接触板4的触点可与第一接触板3的触点电连接。
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可在每一层电梯井壁上设有第一接触板3,也可以在保证对轿厢内用电负载可靠供电的前提下只在某几层安装第一接触板3。轿厢内用电负载包括照明灯、摄像头和电梯门控器,但并不限于上述范围。
参照图3,各楼层经消抖处理的开门到位信号和经取反的关门到位信号均连接有一自保持电路,多个自保持电路经一多输入或门22与电子开关2的控制端连接。自保持电路包括一两输入或门20和两输入与门21,所述两输入或门20的一个输入端与消抖后的开门到位信号连接、另一个输入端与两输入与门21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两输入与门21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两输入与门21的另一输入端与取反后的关门到位信号连接;两输入与门21的输出端与所述多输入或门22的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永日电梯有限公司;南华大学,未经广州永日电梯有限公司;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11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