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矮生豇豆截根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0293.1 | 申请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2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应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博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张江高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豇豆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矮生豇豆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对发芽后的矮生豇豆的根部截除后再移栽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矮生豇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豇豆新品种,它的优点是上市时间早,无筋、耐老化,同时由于植株较矮,有利于与其它作物间作。但是它存在两大生理缺陷:其一是幼苗特别瘦长,其第一对真叶距地面可长达30cm,从而极易造成幼苗倒伏:其二是植株结荚期短,产量低。据相关资料证明,矮生豇豆与搭架栽培的豇豆相比,产量要低40%以上。由于上述生理缺陷与生俱来,通过常规的栽培技术难以克服,极大影响了菜农种植矮生豇豆的积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矮生豇豆截根栽培方法,通过对发芽后的矮生豇豆的根部截除后再移栽,将幼苗由原来的直根系转化为须根系,以同时消除其上述的生理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奏:
(1)、先对矮生豇豆常规育苗,当第一对真叶散开时及时将苗起出,以子叶为基准对齐,20~30苗一束,用橡皮筋栓住;
(2)、用消毒后的利刀自子叶下方5cm处切断,抛弃根茎及以下的根部,5分钟内将伤口浸沾灭菌促根液10秒,浸沾深度为5cm;
(3)、将其立于粉碎过180目、加温至40-50℃的活性炭粉末中30~40分钟再定植,定植的深度以子叶刚露出地面为度,然后浇灌清水;
(4)、3天后浇以淡肥。
所述灭菌促根液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高锰酸钾1份、苯氧乙酸0.5份、水1000份,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混合,充分溶解后使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收到以下显著效果:
1、按通常的思维,矮生豇豆幼苗的根甚至相当长的一段茎被截除,肯定栽不活。然而事实与人们预料的相反.采用本发明的截根栽培技术,成活率为100%.经分析,原因在于幼苗初期生长的营养来源主要依靠子叶中贮存的营养。根部主要起吸收水分的作用,断根后,子叶下方的嫩茎同样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这两点是其截根栽培能达到高成活率的重要基础,加上本方案的浸沾灭菌促根液、活性炭粉处理措施,使幼苗伤口能得到妥善的消毒、保护并刺激嫩茎尽快生根,这又为幼苗的成活提供了保障。
2、本法可便幼苗的高度大大降低,从而彻底消除了倒伏的问题,减少了田间管理。
3、通过本方案将幼苗由原来的直根系转化为须根系,这一生理变化使其根系十分发达,这为以后的高产定了重要基础。
4、通过对比试验,截根栽培法可使矮生豇豆的结荚高峰期比常规栽培法延长7~10天,从而提高产量3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试验品种:美国无支架豇豆,购自辽宁真丰种业有限公司。
试验时间:4月上旬。
先对豇豆种子进行常规育苗,当第一对真叶散开时及时将苗起出,以子叶为基准对齐,20~30苗一束,用橡皮筋栓住;用消毒后的利刀自子叶下方5cm处切断,抛弃根茎及以下的根部,5分钟内将伤口浸沾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高锰酸钾1份、苯氧乙酸0.5份、水1000份,经混合充分溶解后的灭菌促根液10秒,浸沾深度为5cm;然后将其立于粉碎过180目、加温至45℃的活性炭粉末中30~40分钟再定植,定植的深度以子叶刚露出地面为度,然后浇灌清水,3天后再浇以淡肥。7天后叶片转为深绿,进入常规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博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博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02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屋面的扣合装置
- 下一篇:密闭型二次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