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吡蚜酮的超低容量液剂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9974.6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9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群利;卢镇;唐卫;黄华;朱华龙;李现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25/04 | 分类号: | A01N25/04;A01N53/08;A01N53/06;A01N47/38;A01N47/34;A01N47/30;A01N47/22;A01N43/90;A01N43/88;A01N43/707;A01N43/56;A01N41/10;A01N37/28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邓晓安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吡蚜酮 容量 液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具体说是含吡蚜酮的超低容量液剂。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农业上易产生抗性的害虫防治,主要办法是开发与现有品种无交互抗性的新成份或已有农药品种之间的复配,前者由于所需的开发成本高、周期长,而且目前开发速度远远比不上害虫抗药性产生的速度。因此,对于作用机理不同的已有农药品种进行混配是一种最佳的选择。如果配比合理,则可以产生显著的增效作用,使田间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各单剂的作用。含有单一活性成分的杀虫剂在农业害虫防治上常常存在一定的缺陷,连续多次使用不但使害虫容易产生抗药性,且易造成对食品和环境的污染,通过杀虫剂活性成分之间合理混配能够克服以上缺点。同时合理的复配使活性成分产生的增效作用,可以提高防效,减少有效成份用量,节约成本,延缓害虫的抗药性的产生,因而能够减轻甚至避免农药对食物和环境的污染。
吡蚜酮是新型杂环类高效选择性杀虫剂,英文名称为Pymetrozine,化学名称为4,5-二氢-6-甲基-4-(3-吡啶亚甲基氨基)-1,2,4-3(2H)-酮,是一种专门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白粉虱、叶蝉、稻飞虱等的杀虫剂。最早由瑞士汽巴嘉基公司于1988年开发,该产品对多种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利用电穿透图(EPG)技术进行研究表明,无论是点滴、饲喂或注射试验,只要蚜虫或飞虱一接触到吡蚜酮几乎立即产生口针阻塞效应,立刻停止取食,并最终饥饿致死,而且此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吡蚜酮具有优异的阻断昆虫传毒功能。尽管目前对吡蚜酮所引起的口针阻塞机制尚不清楚,但已有的研究表明这种不可逆的″停食″不是由于″拒食作用″所引起。经吡蚜酮处理后的昆虫最初死亡率是很低的,昆虫″饥蛾″致死前仍可存活数日,且死亡率高低与气候条件有关。试验表明,药剂处理3小时内,蚜虫的取食活动降低90%以下,处理后48小时,死亡率可接近100%。吡蚜酮对害虫具有触杀作用,同时还有内吸活性,在植物体内既能在木质部输导也能在韧皮部输导;因此既可用作叶面喷雾,也可用于土壤处理。由于其良好的输导特性,在茎叶喷雾后新长出的枝叶也可以得到有效保护。国内外已经广泛应用于蔬菜、观赏植物、棉花、果树、柑橘以及水稻等各种植物害虫害螨的防治。该杀虫杀螨剂对害虫有高度的选择性,对人、哺乳动物低毒,对鸟类、鱼类、非靶标节肢动物安全。
现有含吡呀酮的杀虫剂检索如下:
中国专利:200710135173.4,发明名称:噻嗪酮和吡蚜酮复配杀虫剂及其防治害虫的方法。该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噻嗪酮和吡蚜酮复配杀虫剂及其防治害虫的方法,该杀虫剂中包含的活性成分为噻嗪酮和吡蚜酮,这两种有效成份的重量比为10∶1~1∶10。该杀菌剂可以是可湿性粉剂,其各组成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为:噻嗪酮1~30%、吡蚜酮30~1%、农药可湿性粉剂助剂5~15%、余量为高岭土。该发明对飞虱和蚜虫等害虫具有较好防治效果、对环境影响小。
中国专利:200710020941.1,发明名称:吡蚜酮复配活性杀虫剂。该发明涉及一种吡蚜酮复配活性杀虫剂,属于农药技术领域。该复配活性杀虫剂由吡蚜酮及其它活性成分——至少蚊蝇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噻嗪酮之一复配而成。其中,对应于1重量份的吡蚜酮,其它活性成分可行的配比范围为0.001-10重量份,可用于棉花、水稻、蔬菜及果树等多种农业及园艺害虫的防治,如防治烟粉虱、蓟马、蚜虫、白粉虱、叶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象甲、小菜蛾等害虫,具有理想的增效作用和广泛的杀虫谱。
中国专利:200810172663.6,发明名称:一种含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该发明组合物包含活性成分吡蚜酮和阿维菌素,其重量百分比1~80∶0.1~20。该发明组合物除活性成分吡蚜酮与阿维菌素外,还加入常规的助剂及赋型剂制成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用于棉花、水稻、蔬菜及果树上的烟粉虱、蚜虫、白粉虱、叶蝉、稻飞虱的防治,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并增加了农药的杀虫谱,其效果明显高于其单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99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