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序排列同轴结构微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69757.7 申请日: 2011-09-13
公开(公告)号: CN102443870A 公开(公告)日: 2012-05-09
发明(设计)人: 孙彬;唐成春;龙云泽;黄蓉;王文修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大学
主分类号: D01F6/16 分类号: D01F6/16;D01F11/06;D01D5/00;C08G73/02
代理公司: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代理人: 张世功
地址: 266061 山东省青岛***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有序 排列 同轴 结构 纳米 纤维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静电纺丝制备微纳米纤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旋转圆盘收集式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有序排列的同轴结构的导电聚合物(例如导电聚苯胺)微纳米纤维阵列的方法,特别是一种有序排列同轴结构微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维纳米纤维、纳米线、纳米管、纳米球和纳米棒等纳米材料成为纳米技术研究热点之一。静电纺丝是简单、高效地制备一维微纳米纤维的有效方法,与模板法、化学气相沉淀法、自组装法等其他方法相比,具有易操作性和广泛适用性,可制备有机高分子、金属、半导体陶瓷、生物大分子等多种纳米纤维,广泛应用于超滤膜、电子器件、环境监测、生物医疗等诸多领域;现有的普遍使用的静电纺丝装置主要包括高压直流电源、带有金属喷头和纺液(或熔融物)容器的电纺丝装置(简称纺丝喷头)和纤维收集装置三个部分;其原理是高压直流电源产生8-30千伏的高压静电场,电纺溶液或熔融物在静电场产生的库仑斥力作用下拉伸劈裂,在暴露于空气的过程中,溶剂挥发或熔融物温度降低,纤维凝固并沉积在收集极上。但传统的静电纺丝装置,大都用于组装无纺布纤维,制得的纤维有序度不高,给后续加工以及器件制备带来不便。导电高聚物是由具有共轭π键的聚合物经化学或电化学掺杂后形成的一类导电高分子,该类高分子碳链共轭结构使π电子离域能力增强,通过掺杂可以进一步提高π电子离域能力,使电子在碳链上自由移动,分子链成为一维良导体;该类高分子结构除了具有高聚物一般特征外,还含有一价对阴离子(p型掺杂)或对阳离子(n型掺杂),导电聚合物除了具有金属(高电导率)和半导体特征外,还保留了高聚物的结构多样化、可加工性和比重轻等特点;常见的导电活性聚合物有聚乙炔,聚苯胺(PANI),聚吡咯(PPY),聚噻吩等,它们的主链大部分都具有单双键交替的大共轭结构。导电聚合物具有特殊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能,其最大特点是可通过控制掺杂,使其电导率在绝缘体-半导体-金属态(10-10-105S/cm)较宽的范围内变化;导电聚合物的掺杂-脱掺杂过程可逆,可以应用于制备二次电池、人工肌肉、电子鼻和防腐材料等方面,由于其巨大实用价值,很多国家和地区正在大力发展应用导电高聚物材料,并逐步转向工业化生产,市场潜力巨大。导电聚合物(例如PANI和PPY)复合纤维可以通过传统静电纺丝技术进行制备,但是为了能够纺出纤维,纺丝溶液中必须加入大量不导电的聚合物成分(例如聚氧化乙烯PEO)以调节合适的黏度,因此用该工艺制备的导电聚合物复合纤维存在导电聚合物所占比例较低、导电率不高等缺点。此外,目前国内外已报道的静电纺丝导电聚合物复合纤维基本上是无序排列的,这也进一步降低了纤维膜的电导率,并限制了复合纤维在某些技术领域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制备有序排列同轴结构的导电聚合物微纳米纤维的方法,采用旋转圆盘式静电纺丝设备和技术制备有序排列的不导电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纤维,然后通过化学湿法处理在PMMA纤维表面原位聚合包裹一层导电聚合物导电聚苯胺(PANI),从而得到有序排列同轴结构的PANI/PMMA纤维阵列,其同轴纤维的电导率较高,导电聚合物包裹层的厚度可调控,广泛用于批量制备导电聚合物微纳米纤维器件的气体传感器等领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在旋转圆盘式静电纺丝装置的收集极上覆盖一层带有矩形狭缝形状的柔性塑料衬底,利用收集极与高速运动电纺纤维的横向相对运动获得有序排列的微纳米纤维;然后用有序排列的微纳米纤维作为模板,通过化学湿法处理,在模板纤维表面原位聚合包裹一层导电聚合物,得到有序排列同轴结构的导电聚合物微纳米复合纤维。

本发明采用原位聚合包裹方式制备有序排列同轴结构的导电聚合物复合微纳米纤维,采用旋转圆盘式静电纺丝装置制备的微纳米PMMA纤维做为模板,通过表面吸附和原位聚合包裹一层导电聚合苯胺形成同轴结构,原位聚合过程中使用的聚苯胺掺杂剂为弱的磺基水杨酸,具体步骤为先将收集到有序排列微纳米PMMA纤维的塑料衬底从旋转圆盘收集极上揭下来;再在没有矩形狭缝刻槽的地方用导电碳胶把有序排列微纳米纤维固定在塑料衬底上;然后,将塑料衬底浸入刚配好的苯胺聚合反应池中进行聚合反应,具体顺序为:将苯胺单体和磺基水杨酸溶液倒入反应池,然后浸入带有微纳米纤维的塑料衬底,最后加入过硫酸铵水溶液;其聚合反应液成分为:苯胺0.93克,过硫酸铵4.56克,磺基水杨酸1.28克,蒸馏水70毫升,反应池温度为0-4摄氏度;聚合反应1小时后,将塑料衬底从反应池中取出,用蒸馏水进行冲洗,室温真空下晾干,得到有序排列同轴结构的PANI/PMMA复合微纳米纤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97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