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渗透浓缩废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9645.1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2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邹宗海;潘咸峰;刘婷婷;王建娜;黄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461;C02F1/7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傅玉英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12***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渗透 浓缩 废水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反渗透浓缩废水处理方法,属于废水处理,特别涉及电化学水处理。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反渗透膜质量的提高和价格的不断降低,反渗透技术发展迅速,由于其具有物料无相变、能耗低、设备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易于运行和管理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废水、污水回用处理领域。
反渗透工艺的进水多为经生化处理后出水或水质恶劣的苦咸水,在除盐制取回用水的同时,进水中杂质被高度浓缩,产生原水用水量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反渗透浓缩水(简称RO浓水),浓水中硬度、碱度、有机物等含量相对大幅提升,其主要成分包括盐、TDS(总溶解性固体)、DOM(溶解性有机物)及较高的COD,其中COD多为难生物降解有机物。
因此,反渗透浓水若直接排放可能会对土壤、地表水、海洋等产生污染;若排入污水处理系统,其中的难降解有机物不仅增加污水处理系统的水力负荷,增加污水处理费用,而且过高的总溶解性固体对活性污泥的生长也非常不利,影响污水处理场的达标排放,因此需要选择适宜的浓水处理方法。
现有技术中,对反渗透浓缩水(RO浓水)的处理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案:第一类是直接排放或深井灌注,第二类是将浓水进行再利用,如余压利用、灌溉、养殖、中水回用等,第三类是将反渗透浓水与含碱废水混合沉淀去除盐分,结合生产工艺状况综合利用。上述反渗透浓水的处理方法并不能消除或降解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产生的COD不同程度超标的RO浓水约为260万吨/天。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物理吸附法、焚烧法、厌氧生物法和高级氧化等方法对水中难降解污染物进行处理。
专利CN101723533A公开了一种焦化废水回用工艺产生的浓水处理方法,采用电絮凝气浮+电催化氧化组合工艺来处理反渗透浓水。电催化氧化电极由数个电极组组成,采用网状垂直平行排列结构并联连接,以Ti为基材,表面涂贵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处理后出水COD浓度小于60mg/L。该反渗透浓水处理组合工艺处理流程长,耗电量大,仅适用于焦化废水回用工艺产生的反渗透浓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专利CN101381120A公开了一种微波处理反渗透浓水的方法,首先加入工艺添加剂、硫酸亚铁和聚合氯化铝对反渗透浓水进行预处理,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微波处理器经微波照射1~30秒,在场效应、热点效应和催化等共同作用下,废水与工艺添加剂发生各种物理化学反应,微波处理器的出水经沉淀后过滤排放。但该工艺仅适用于中水回用过程中产生的反渗透浓水COD浓度在130~600mg/L之间,出水仅达到COD≤100mg/L。
专利CN101928088A和美国专利US6508936B1分别公开了两种反渗透浓水的处理方法,其共同的特征在于采用多效蒸发和多级闪蒸(MSF)工艺对反渗透浓水进行处理,达到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目的。该方法处理一吨水需要几十元,成本较高。
专利CN101723485A中所公开的反渗透浓水处理方法是向待处理的反渗透浓水中投加双氧水、二氧化氯、氯气、臭氧或次氯酸钠等氧化剂,同时投加一定量的催化剂进行催化氧化反应,出水经过絮凝沉淀后直接排放。氧化过程中配合使用光催化、电催化、超声催化等方法提高反应效果。该方法应用于低浓度COD反渗透浓水COD≤150mg/L的处理可取得较好效果,但使用大量的氧化剂易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张叶来在《RO浓水回用的处理技术研究》一文指出,使用NaOH作为软化药剂,软化炼油废水回用过程中产生的反渗透浓水时,具有一定比表面积的碳酸钙、氢氧化镁沉淀时会吸附、卷扫一定量的COD,从而达到去除COD的效果。软化工艺对COD的去除率仅为7%~12%。
综上所述,目前的反渗透浓水处理工艺,处理效果都不理想且处理费用高。因而有必要开发经济可行的处理工艺,降低浓水的COD,使经过处理后的废水COD≤60mg/L,满足日益严格的达标排放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是:
1.流程长,耗电量大,有一定局限性;
2.反渗透浓缩水经处理后的废水中的COD含量指标仅能达到COD≤100mg/L,尚未达到COD≤60mg/L的排放标准;
3.处理成本较高,使用的氧化剂易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反渗透浓缩水的处理方法,经处理后废水中COD的含量降至60mg/L以下。该方法流程简单、耗电较少、成本低、用途广泛。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96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