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与人脸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智能门禁系统及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8562.0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5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蒋挺;孙学斌;张健;钟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检测 技术 相结合 智能 门禁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与人脸检测技术的智能门禁系统及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标识人员信息的移动节点;用于进行前端数据采集和处理的物联网设备节点;用于进行检测数据分析、人员管理、日志记录、门禁开关的管理平台;物联网设备节点又包括用于接收移动节点信息的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现场视频图像信息的监控模块;用于进行人脸检测的人脸检测模块;用于控制物联网设备节点各个模块运行的控制模块;用于信息上传和接收命令包的信息传输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与人脸检测技术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物联网设备节点建立无线网络,开启监控模块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与人脸检测技术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节点存储有人员的个人信息标识,人员携带移动节点进入监控现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与人脸检测技术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人员进入监控现场后,移动节点寻找并加入物联网设备节点,并向信息采集模块上报移动节点中存储的人员信息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与人脸检测技术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信息采集模块接收到移动节点发送的数据后,启用人脸检测模块对现场的图像进行实时的人脸检测并通过信息传输模块向管理平台上报人脸检测结果,同时将移动节点的人员信息标识上报管理平台,管理平台根据数据库记录判断其是否为合法移动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与人脸检测技术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监控模块发现人脸检测数目大于合法的移动节点数目时,即说明发生漏检,可能有无关人员混入,并执行报警操作;若人脸数目与合法的移动节点数目一致,则表示没有发生漏检;控制平台开启门禁,(此时,也可将人脸的检测信息上传,与数据库中的个人信息和所采集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是否与携带人员的信息一致,如一致放行;若不一致,将发出报警信息);准予放行。若人脸检测数目小于合法的移动节点数时,则说明检测错误或者工作人员违规携带移动节点,重新对现场图像进行人脸检测并执行报警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与人脸检测技术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管理平台负责检测数据分析、记录监控信息,保存监控日志,控制门禁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85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