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巴韦林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68469.X 申请日: 2011-08-11
公开(公告)号: CN102286046A 公开(公告)日: 2011-12-21
发明(设计)人: 郑明英;鲁立;宁异真;李建军;何建华;梁健富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H19/056 分类号: C07H19/056;C07H1/00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罗晓林
地址: 52604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巴韦林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领域,尤其是利巴韦林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利巴韦林,其化学名为1-β-D-呋喃核糖基-1H-1,2,4-三氮唑-3-羧酰胺。主要抑制单硝酸、次黄嘌呤核苷脱氢酶的活性,干扰DNA的合成,阻止病毒复制,对多种DNA病毒和RNA病毒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无交叉耐药性,无诱导干扰素作用,有免疫抑制作用,是广谱抗病毒药,1972年由Witkowski等合成,1986年美国FDA批准上市,限用于在气雾罩中治疗婴幼儿合胞病毒感染,1998年7月批准扩大适应证。

利巴韦林的生产有三种方法:发酵法、酶促法和化学法。发酵法参见文献(Journal of The Agricultural Chemical Society,50(9),430-423(1976),日本公开专利17830/1979)。该法弊端为必须每次培养菌体,培养时间长,生产效率低,有多种副产物的积累,产率低,利巴韦林的分离纯化困难。专利CN1368553A中采用发酵法,虽然提高了目标产物得率,缩短了发酵周期,但仍然不可能解决发酵本身相对于合成周期长的固有弊病,另外还发酵培养基的质量控制、菌体退化和菌体环保处理难等缺点。酶促法由Witkowski等首创(参见US Patent 3,976,545/1976)该法缺陷为需要的核糖-1-磷酸不易买到,纯酶的价格昂贵。利巴韦林的产率受到核苷磷酸化酶活性的限制,以及以肌苷作核糖供体时,利巴韦林的产率都低于85%,其工业化也受到具体发酵原料和反应底物成本的限制。化学合成利巴韦林的方法很多,例如〔J.Med.Chem.(1972),15.1150-1154〕描述了在磷酸二(对硝基苯基)酯存在下,通过在160-165℃下的熔融3-甲酯基三唑和四乙酰基核糖的1∶1混合物来制备利巴韦林。该方法有产率显著低于理论值、存在大量的副产物等一些缺点,使其几乎没有应用的意义。但是这类方法的操作步骤多,副产物多产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产率高、反应步骤少、成本低的利巴韦林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利巴韦林的制备方法,步骤为:A、以肌苷为原料,加入酸和催化剂I进行酰化反应,生成四乙酰核糖;B、将步骤A的四乙酰核糖和1,2,4-三氮唑-3-羧酸甲酯分别先用活性炭处理后,再将四乙酰核糖和1,2,4-三氮唑-3-羧酸甲酯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催化剂II进行缩合反应得缩合物;C、将步骤B的缩合物在氨和甲醇中氨解生产出利巴韦林;所述步骤A 中催化剂I是NaSiO3与Na2HPO4的混合物;所述的酸是醋酐、醋酸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步骤B中催化剂II是缩合催化剂,它是用活性炭处理的磷钨钼杂多酸,然后再用氨水对用活性炭处理过的磷钨钼杂多酸进行表面处理。用氨水处理的好处是可以抑制炭积量,增加催化剂II使用寿命,也可以使后面的氨解能顺利进行。可以这么说催化剂II是先用活性炭处理然后再用氨水进行表面处理的磷钨钼杂多酸。

进一步:在上述利巴韦林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A中,催化剂I的加入重量是肌苷的0.05-0.1%,反应温度是100-110℃,反应时间6-8小时。在催化剂I中,NaSiO3与Na2HPO4物质的重量比是(1.5-2.5)∶1。以前工艺存在反应温度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过程难以控制的问题,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降低温度,所述步骤B的反应温度是110-130℃,反应时间控制在60-70分钟。所述步骤C是在氨和甲醇溶液中于反应36小时,温度为0-5℃,低温反应有利于乙酰保护基的水解而不影响产物质量,但对酯基的氨解反应缩短较慢,反应可能不完全,前期实施低温反应,后期实行常温反应,反应时间得以缩短,收率提高,质量亦大大提高。整个反应机理如下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84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