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头模块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68401.1 | 申请日: | 2011-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8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柏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王小青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县潭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光学装置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镜头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影像科技日益进步,影像装置及其光学镜头在设计上亦日渐精密,然而,在光学镜头的封装制程中,难免会在制作或组装时有些许误差或公差产生,当上述的误差或公差累积后,将使得该光学镜头于组装完成后,其后焦容易产生偏移,而导致有成像模糊的情形产生,进而造成具有该镜头的影像装置的成像质量低下的情形发生。
为解决上述后焦偏移的问题,大多于该光学镜头后侧加装垫片来补偿后焦的偏移量,然而,每个光学镜头之后焦偏移量不尽相同,因此,若使用上述方法来进行后焦补偿,则须制作多种不同厚度的垫片,势必将因而造成成本提升。
请参阅图1,为解决上述缺点,遂研发有一种镜头模块2,其主要包含有固定筒100、凸轮筒150以及复数根螺栓200。其中,该固定筒100上具有复数个螺孔110;该凸轮筒150穿设于该固定筒100中,并可透过沿该镜头模块2的光轴移动来达到补偿后焦偏移的目的;这些螺栓200螺设于各该螺孔110中。藉此,当该凸轮筒150后焦补偿的位置固定后,便透过这些螺栓200穿过该螺孔110的一端压抵于该凸轮筒150上来达到固定该凸轮筒150的效果。
然而,图1的设计虽可达到补偿后焦偏移的目的,但透过螺栓200直接压抵于该凸轮筒150的固定方式,将容易造成该凸轮筒150有变形或倾斜的现象,此将导致该凸轮筒150会压抵于其它用以变焦的镜筒上,进而使得变焦驱动马达的负载提升,更甚者更会有变焦驱动马达带不动镜筒移动的情况发生。是以,综合以上所述可得知,现有补偿后焦偏移量的设计仍未臻完善,且尚有待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镜头模块虽可补偿后焦偏移、但容易造成凸轮筒变形或倾斜的缺陷,提供一种镜头模块,不仅可以达到补偿后焦偏移的目的,更不会造成凸轮筒有变形或倾斜的现象发生。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镜头模块,包含有固定筒、凸轮筒以及至少一螺栓。其中,该固定筒的筒壁上具有至少一长型穿孔,且该长型穿孔于平行该镜头模块光轴的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长度;该凸轮筒穿设于该固定筒中;该凸轮筒的筒壁上具有至少一螺孔,且该螺孔与该长型穿孔连通;该螺栓具有相连的身部以及头部,且该头部的外径大于该身部的外径;该身部穿过该长型穿孔与该螺孔螺合;该头部则压抵于该固定筒的筒壁上。
藉此,透过上述的结构设计不仅可以透过移动该凸轮筒来达到补偿后焦偏移的目的,且利用将螺栓直接锁设于该凸轮筒的螺孔的方法,更不会造成凸轮筒有变形或倾斜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镜头模块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镜头模块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固定筒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长型穿孔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镜头模块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固定筒与凸轮筒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2,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镜头模块1包含有固定筒10、凸轮筒20、转动筒30、第一镜群框40、第二镜群框50以及六个螺栓60。其中:
请参阅图3,该固定筒10的筒壁上具有以等距分布的方式环绕设置的三个第一凹槽11以及三个第二凹槽12,且各该第一凹槽11与各该第二凹槽12分别以沿平行该镜头模块1的光轴的第一方向D1排列设置于该固定筒10的筒壁上。这些凹槽11、12的槽底分别具有长型穿孔13,且各该凹槽11、12的内径大于该长型穿孔13的内径。另外,请参阅图4,各该长型穿孔13于该第一方向D1上的长度L1大于垂直于该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上的长度L2。再者,沿该第一方向L1排列设置的各该第一凹槽11与各该第二凹槽12之间分别具有贯通该固定筒10筒壁的逃气孔14。
该凸轮筒20固设于该固定筒10中。该凸轮筒20的筒壁上相对应于该固定筒10的这些长型穿孔13处分别具有螺孔21,且这些螺孔21分别与各该长型穿孔13连通。另外,该凸轮筒20上具有三条具一定长度且沿该第一方向D1延伸的凸轮孔22。
该转动筒30设置于该凸轮筒20中,且该转动筒30可透过马达(图未示)驱动的方式于该凸轮筒20中转动。另外,该转动筒30的筒壁上具有分别与各该凸轮孔22连通的三条第一导引孔31以及三条第二导引孔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84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保健食品
- 下一篇:内混合厌氧反应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