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头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8121.0 | 申请日: | 201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8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柏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王小青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县潭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光学机构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镜头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现有常用的镜头组包含有固定筒70、变倍筒75、镜筒80、三个滚轮85以及三个螺栓90;该固定筒70上具有等距分布的长槽71;该变倍筒75套设于该固定筒70上,且该变倍筒75上具有三个凸轮槽76分别与这些长槽71连通;该镜筒80中设有镜片组95,该镜筒80设于该固定筒70中,且该镜筒80上具有三个螺孔81分别与这些长槽71连通;这些滚轮85分别套设于各该螺栓90上;各该螺栓90穿过对应的该凸轮槽76与该长槽71后与该螺孔81螺合。
藉此,请参阅图2,可通过转动该变倍筒75使这些螺栓90分别通过各该滚轮85沿这些凸轮槽76移动,进而带动该镜筒80以该镜片组95的光轴为中心转动,而使该镜筒80沿该镜片组95的光轴方向往复移动,藉以达到变倍的目的。
然而,上述的镜头组结构设计不仅于组立时较为费时,且在这些滚轮85转动时亦容易造成这些螺栓90松动,进而可能造成该镜头组容易有构件松脱的情形发生。是以,由上述说明可得知,现有的镜头组设计仍未甄完善,且尚有待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镜头组组立费时、构件容易松脱的缺陷,提供一种镜头组,结构简单且组装快速。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镜头组,包含有固定筒、镜筒以及限制件。其中,该固定筒的内筒壁上具有至少一凸轮槽,且该凸轮槽的一端于该固定筒上形成有开口;该镜筒以可在该固定筒中转动的方式设置于该固定筒中,且其内部设有透镜组;该镜筒的外筒壁上具有至少一凸轴以及沟槽;该凸轴通过该开口位于该凸轮槽中;藉此,该镜筒于该固定筒中转动时,可带动该凸轴沿该凸轮槽移动;该限制件设于该固定筒上,且其一部份位于该镜筒的沟槽中。
藉此,该镜筒于该固定筒中转动时,该限制件受该沟槽的槽壁的抵挡而限制该镜筒的转动角度,且利用上述的设计而可使该镜头组达到组装快速,且不易产生松脱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镜头组的分解图。
图2为现有镜头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为固定筒的立体图。
图5为第一实施例的镜筒位于第一位置时的俯视图。
图6为第一实施例的镜筒位于第一位置时的正视图。
图7为第一实施例的镜筒位于第二位置时的俯视图。
图8为第二实施例的镜筒位于第二位置时的俯视图。
图9为第二实施例的镜筒位于第二位置时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3,本发明的镜头组1包含有固定筒10、镜筒20以及限制件30。其中:
该固定筒10的筒壁上具有三条等距分布的凸轮槽12,且各该凸轮槽12贯穿该固定筒12筒壁的沟槽。另外,请参阅图4,各该凸轮槽12的一端分别于该固定筒10上形成有开口121。再者,该固定筒10上具有贯通筒壁的螺孔14。
该镜筒20以可在该固定筒10中转动的方式设置于该固定筒10中,且该镜筒20内部设有透镜组40。该镜筒20的外筒壁上具有三个等距分布的凸轴22,各该凸轴22通过对应的该开口121位于各该凸轮槽12中,且该镜筒20于该固定筒10中转动时,可带动这些凸轴22可同时沿这些凸轮槽12移动。另外,该镜筒20的外筒壁上相对于该螺孔14处具有沿该镜筒20外筒壁的周缘一定长度设置的沟槽24,且该沟槽24与该螺孔14连通。
该限制件30是螺栓,且具有相连的身部32与头部34。该身部32一端穿过该螺孔14而位于该镜筒20的沟槽24中。该头部34压抵该固定筒10上于该螺孔14周围的区域。
藉此,利用上述设计不仅可以达到快速组装的效果,且该镜筒20于该固定筒10中转动时,该限制件30受该沟槽24的槽壁的抵挡而限制该镜筒10的转动角度。请参阅图5及图6,当该镜筒20于该固定筒10中转动时,该限制件30的身部32将与该镜筒20的沟槽24一端接抵,而使该镜筒20将受限制而止于第一位置。续请参阅图7,当该镜筒20于该固定筒10中反向转动预定距离至这些凸轴22与这些凸轮槽12的另一端接抵时,该镜筒20将受限制而止于第二位置。如此一来,便可使该镜筒20沿该镜片组40的光轴于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81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