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铼酸铵溶液结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7640.5 | 申请日: | 2011-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2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汪饶荣;冯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47/00 | 分类号: | C01G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54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铼酸铵 溶液 结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法生产铼酸铵的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铼酸铵溶液结晶方法,属湿法冶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湿法生产铼酸铵工艺中,传统的铼酸铵溶液的结晶方法是,采用冷却水冷却或者用鼓风机吹冷的方式,将蒸发浓缩至一定浓度后的铼酸铵溶液进行冷却结晶,之后进行固液分离从而得到铼酸铵产品。这种结晶方法的缺点是,得到的铼酸铵产品产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铼酸铵溶液结晶方法,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铼酸铵溶液结晶方法,包含以下方法步骤:a)将蒸发浓缩后的温度为30℃~90℃、浓度≥15g/L的铼酸铵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b)向铼酸铵溶液中加入能水解产生NH4+的物质,将铼酸铵溶液的pH值调节为8~11;c)用工业常用风源将铼酸铵溶液吹冷至室温,铼酸铵溶液在降温过程中初步结晶;d)将铼酸铵溶液放到温度为-10℃~0℃的环境下冷却,冷却时间为6小时以上;e)取出铼酸铵溶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铼酸铵粗产品。
上述能水解产生NH4+的物质为氨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结晶过程中,NH4+能与铼酸铵溶液产生同离子效应,并在所述的结晶环境中促进结晶的深度进行,从而提高了结晶效率,提高了铼酸铵产品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述本发明实施例。
实施例1:a)将蒸发浓缩后的温度为30℃、浓度为15g/L的铼酸铵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b)向铼酸铵溶液中加入氨水,将铼酸铵溶液的pH值调节为8;c)用鼓风机将铼酸铵溶液吹冷至室温,铼酸铵溶液在降温过程中初步结晶;d)将铼酸铵溶液放到温度为-10℃的环境下冷却,冷却时间为6小时;e)取出铼酸铵溶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铼酸铵粗产品。
实施例2:a)将蒸发浓缩后的温度为50℃、浓度为20g/L的铼酸铵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b)向铼酸铵溶液中加入氨水,将铼酸铵溶液的pH值调节为9;c)用鼓风机将铼酸铵溶液吹冷至室温,铼酸铵溶液在降温过程中初步结晶;d)将铼酸铵溶液放到温度为-8℃的环境下冷却,冷却时间为8小时;e)取出铼酸铵溶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铼酸铵粗产品。
实施例3:a)将蒸发浓缩后的温度为90℃、浓度为30g/L的铼酸铵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b)向铼酸铵溶液中加入氨水,将铼酸铵溶液的pH值调节为11;c)用鼓风机将铼酸铵溶液吹冷至室温,铼酸铵溶液在降温过程中初步结晶;d)将铼酸铵溶液放到温度为0℃的环境下冷却,冷却时间为12小时;e)取出铼酸铵溶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铼酸铵粗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76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