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为动物源饲料原料的福寿螺养殖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7334.1 | 申请日: | 201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8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妙祥;陈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市海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2100 福建省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为 动物 饲料原料 福寿 养殖 设备 | ||
技朮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为动物源饲料原料的生物养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作为动物源饲料原料的福寿螺养殖设备。
背景技术
人工饲养的动物中很多是杂食性的,如猪,鸡,还有是純肉食性的,如大黄鱼;它们都需要以动物为原料生产的动物源饲料,目前可大量提供的动物性原料仅鱼粉,受鱼粉资源限制,已影响到杂食性,純肉食性动物养殖业的发展,为此有必要开拓新的动物性原料资源。
福寿螺【苹果螺科学名:Pomacea canaliculata,(Golden Apple snail)】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由于营养丰富,适应性强,繁殖迅速,曾作为食用螺引入中国,后来发现它还会咬食水稻等农作植物,造成严重减产,于是也成为危害巨大的“外来入侵物种”了。
但是福寿螺有生物转换率高,即植物营养转换为动物营养效率高,获得动物性原料成本低的优势,所以采用福寿螺作为动物源饲料为最佳选择,此时需要解决可能造成外来入侵物种灾难风除的困扰,为此有必要建设安全生产设施以实现福寿螺的批量饲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提供一种能够广泛饲养,且不会造成外来入侵物种影响的作为动物源饲料原料的福寿螺养殖设备。
被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它包括基座,在基座上设有若干盘塔支 柱,在盘塔支柱设有至少一个用于饲养福寿螺的饲养盘,在盘塔支柱上固定有戽斗式供料总成、供排水总成以及扶梯,在基座外周的地面上设有防逃逸沟,防逃逸沟的外周边沿设有防逃逸围栏,防逃逸沟的底部设有滤网,防逃逸沟的底部滤网的下方还设有污水排管道。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提供了一种专门用于饲养福寿螺的装置,利用方便易得的植物原料,饲养增殖量大的低等动物,再利用这低等动物作为动物性原料生产适用于饲养杂食性与純肉食性动物的动物源饲料,同时,在高处饲养福寿螺,同时设置了多道防逃逸装置,避免了福寿螺逃出事件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基座以及基座上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关于图1中A-A面的测剖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防逃逸板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基座、2盘塔支柱、2-1盘塔支柱a、2-2盘塔支柱b、2-3盘塔支柱c、3饲养盘、4戽斗式供料总成、5供排水总成、6扶梯、7防逃逸沟、8-1防逃逸围栏、8-2滤网、9污水排水管、10防逃逸板、11底座、12尖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3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它包括基座1,这里的基座采用圆柱形基座,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但是基座采用圆柱形是为了配合饲养盘的结构,同时也为了方便在基座外周围的地面设置防逃逸沟。
在基座上设有若干盘塔支柱2,一般盘塔支柱以三根为宜,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可以保证设置盘塔支柱的饲养盘能够稳定的固定,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数目盘塔支柱,但是效果以3根最佳,将三根盘塔支柱分别命名为盘塔支柱a 2-1,盘塔支柱b 2-2,盘塔支柱c 2-3,戽斗式供料总成4、供排水总成5以及扶梯6分别附着在盘塔支柱a,盘塔支柱b,盘塔支柱c,保证每个盘塔支柱各设有戽斗式供料总成、供排水总成以及扶梯中的一个,这样可以避免戽斗式供料总成、供排水总成以及扶梯3个都集中在一个盘塔支柱,从而增加盘塔支柱的负担。
在盘塔支柱设有至少一个用于饲养福寿螺的饲养盘,当然为了提高基座的以及基座左边相关结构的利用率,一般会设置多个饲养盘,当盘塔支柱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饲养盘,两两相邻的饲养盘之间的距离相同。一方面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整个发明专利外观的美感。
在基座外周的地面上设有防逃逸沟7,防逃逸沟的外周边沿设有防逃逸围栏8-1,所述的防逃逸围栏由若干防逃逸板10在同一水平綫一次连接环绕形成的封闭的围栏。防逃逸沟的底部设有滤网8-2,防逃逸沟的底部、滤网的下方还设有污水排管道9。上述设置一方面是为了放置爬出饲养盘福寿螺进入外界环境,而进行的设置,同时也是为一套养殖水排除系统。
上述防逃逸板1)由底座11与均匀分佈固定在底座11上尖柱12构成。
根据目前掌握的技术,确定了一套本发明结构的具体参数,
基座:直径4米
盘塔支柱:高度6米
两两相邻的饲养盘之间的高度距离为1.5米
防逃逸沟的深度0.5米
防逃逸围栏宽度0.2米
滤网的孔径小于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市海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宁德市海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73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低糖型甜味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压力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