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稀土永磁悬浮齿轮及用其制作的变速箱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7327.1 | 申请日: | 201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4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秦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国亮 |
主分类号: | F16H49/00 | 分类号: | F16H49/0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483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永磁 悬浮 齿轮 制作 变速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稀土永磁悬浮齿轮及用其制作的变速箱,属于齿轮及变速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齿轮传动是利用两齿轮的轮齿相互啮合传递动力和运动的机械传动,具有结构紧凑、效率高、传动稳定等特点,在机械行业应用很普遍。但由于齿轮传动靠得是两个齿轮的轮齿相啮合来传递动力,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很好的润滑,但是还是会由于轮齿折断、齿面磨损、齿面点蚀、齿面胶合、塑性变形等原因而失效,影响齿轮的寿命,而且,在使用过程中齿轮会由于摩擦而发热,需要降温,使用时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损耗小,不容易损坏的稀土永磁悬浮齿轮及用其制作的变速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稀土永磁悬浮齿轮,包括轮芯和轮缘,轮芯的中心开有轴孔,轮缘为由多个大小相等的磁块组成的圆环,轮缘套装在轮芯上;所述的磁块包括多个正极向外负极向内的第一磁条和与第一磁条等数量的正极向内负极向外的第二磁条,所述的第一磁条和第二磁条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磁条和第二磁条均由稀土永磁材料制作。
用稀土永磁悬浮齿轮制作的变速箱,包括:箱体、第一稀土永磁悬浮齿轮、第二稀土永磁悬浮齿轮、第一轴和第二轴,第一轴和第二轴均通过轴承安装在箱体内,第一稀土永磁悬浮齿轮固定在第一轴上,第二稀土永磁悬浮齿轮固定在第二轴上,第一稀土永磁悬浮齿轮和第二稀土永磁悬浮齿轮配合,且第一稀土永磁悬浮齿轮和第二稀土永磁悬浮齿轮中间留有0.5mm-2.5mm的间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两齿轮传动时存在0.5mm-2mm的间隙,没有实质性的接触,不存在摩擦,不会磨损,也不会发热,所以不需要润滑及降温,这样使用方便且使用寿命长。
2、本发明中,由于不需要润滑及降温,所以变速箱可以做成全密封的,防尘效果好,有利于使用寿命的延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稀土永磁悬浮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稀土永磁悬浮齿轮制作的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轮芯,2为轮缘,3为磁块,4为第一磁条,5为第二磁条,6为箱体,7为第一稀土永磁悬浮齿轮,8为第二稀土永磁悬浮齿轮,9为第一轴,10为第二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稀土永磁悬浮齿轮,包括轮芯1和轮缘2,轮芯1的中心开有轴孔,轮缘2为由多个大小相等的磁块3组成的圆环,轮缘2套装在轮芯1上;所述的磁块3包括多个正极向外负极向内的第一磁条4和与第一磁条4等数量的正极向内负极向外的第二磁条5,所述的第一磁条4和第二磁条5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磁条4和第二磁条5均由稀土永磁材料制作。
如图2所示,用稀土永磁悬浮齿轮制作的变速箱,包括:箱体6、第一稀土永磁悬浮齿轮7、第二稀土永磁悬浮齿轮8、第一轴9和第二轴10,第一轴9和第二轴10均通过轴承安装在箱体内,其特征在于:第一稀土永磁悬浮齿轮7固定在第一轴9上,第二稀土永磁悬浮齿轮8固定在第二轴10上,第一稀土永磁悬浮齿轮7和第二稀土永磁悬浮齿轮8配合,且第一稀土永磁悬浮齿轮7和第二稀土永磁悬浮齿轮8中间留有0.5mm-2.5mm的间隙。
本发明中,所述的稀土永磁材料为钕铁硼。
用稀土永磁悬浮齿轮制作的变速箱中,两齿轮利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配合,两齿轮之间存在0.5mm-2mm的间隙,不进行实质性的接触。
本发明可广泛用于汽车、火车、轮船等领域中的机械变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国亮,未经秦国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73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协作区域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套筒扳手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