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7156.2 | 申请日: | 201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1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游万益;刘阔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46;H01R1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4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到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2009年11月25日公开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第CN101587995A号公开了一种电源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电源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用以与对接电源连接器配合的对接面、用以安装到外部电路板的安装面、连接于对接面与安装面之间的若干侧壁以及所述侧壁围设而成的收容空间。所述绝缘本体的顶部侧壁上设有若干贯穿顶壁并与收容空间相通的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设置在顶部的侧壁上并在上下方向上贯穿顶部的侧壁,当对接电源连接器与其配合后,热流从对接面流过收容空间并从该散热孔流出的通道将被隔断,从而影响电源连接器的散热效果。
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源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散热效果的电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延伸形成的对接部,所述基部包括安装面,所述对接部包括若干侧壁、侧壁围设而成的收容空间以及对接面,所述对接面开设有与所述收容空间相通的对接口;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端子包括收容在收容空间内的接触部、延伸超出安装面的安装部以及设置在接触部与安装部之间用以将电源端子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固持部,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延伸穿过对接面并与收容空间连通的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孔在对接面上的开口与对接口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侧壁包括顶壁、与顶壁相对设置的底壁、连接顶壁与底壁的一对侧壁,所述顶壁与底壁上均设有收容端子并与所述收容空间相通的电源端子槽,所述电源端子分成两排分别收容在顶壁与底壁的电源端子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孔包括自对接面穿过顶壁与电源端子槽相通的上散热孔以及自对接面穿过底壁与电源端子槽相通的下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顶壁与底壁上均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肋条以加强对接部的强度, 所述各肋条相对设置于每对相邻的散热孔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位于基部与对接部连接处的散热通孔,所述顶壁与底壁上均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肋条以加强对接部的强度,所述散热通孔位于相邻的一对肋条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基部上设有凸出安装面的凸台,以支撑所述绝缘本体并形成散热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设有间隔壁,所述间隔壁将所述收容空间分成两个收容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组导电端子用以传输信号,所述导电端子收容于所述两个收容空间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基部与对接部之间形成有台阶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设有贯穿对接面的散热孔,从而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配合后,从对接面贯穿整个收容空间的散热路径没有受到影响,从而可以提高电连接器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连接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3为图1中电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4为图1中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5为图1中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6为图3中电连接器沿VI-VI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图3中电连接器沿VII-VII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收容在绝缘本体10内的若干电源端子20以及收容在绝缘本体10内的若干导电端子30。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连接器100具有九对电源端子20、十二对导电端子30。所述导电端子30全部设置在电源端子20的一侧,但是电源端子20、导电端子30的数量以及电源端子20与导电端子30之间的排列方式不加以局限,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为不同数目及不同的排列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71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播放多媒体信号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语音启动拍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