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杏内酯C的新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7150.5 | 申请日: | 201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9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师光禄;王有年;成军;郭辉力;贾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P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杏 内酯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银杏内酯C的新用途,特别涉及银杏内酯C在制备杀螨剂中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银杏内酯C,中文别名:白果苦内酯C,英文名称:Ginkgolide C,分子式:C20H24O11,白色晶体(甲醇中析出),属于二萜类化合物,极性较大,易溶于热水;银杏内酯C主要来源于银杏科银杏叶提取物,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朱砂叶螨为植食性螨类具有个体小、繁殖快、发育历期短、行动范围小、适应性强、突变率高和易发生抗药性等特点,是公认的最难防治的有害生物群落。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新型杀螨剂研究也朝着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安全方向进行。从天然植物中寻找杀虫成分,进行植物源农药的研究是最诱人也是最热门的话题。目前文献中尚无银杏内酯C在制备杀螨剂中的应用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公开银杏内酯C在制备杀螨剂中的新用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银杏内酯C杀螨剂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1)有机溶剂浸提银杏叶中化学成分;
(2)萃取、柱层析分离将化学成分分成不同的物质片段,各片段进一步通过分离柱色谱纯化,并跟踪测定各片段的杀螨活性;
(3)杀螨活性较高的纯化物经一系列波谱分析鉴定为银杏内酯C,从sigma公司购得的标准品银杏内酯C亦具有杀螨活性;
(4)银杏内酯C制成溶解液,可选择性地加入增溶剂、助溶剂或乳化剂以利于溶解,制成银杏内酯C杀螨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对环境友好、人畜安全的新型和谐农药,对生态长远发展、人类的健康和害螨的综合治理具有深远的意义。银杏内酯C的杀螨新用途与传统的农药相比,具有以下的特点和优点:1、银杏内酯C来源于自然界中的银杏叶,在自然条件下易于分解,对环境和周围的生态系统安全,没有环境污染问题,可开发利用的资源丰富;3、容易进行人工合成,有利于进行工业化生产;4、结合制备型植物中其他有效杀螨成分,混配制药,能进一步增加有效杀螨作用。
下述实验例和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实验例:
1、试验方法
(1)室内生物活性的测定
玻片浸渍法:用双面胶带纸将健康活泼、大小一致的雌成螨背部向下粘于载玻片的一端,并在解剖镜下剔除死亡或受伤个体,保证每玻片叶螨数为30头,在药液中浸5s后取出,用滤纸轻轻吸掉浮药,于24h后观察其死亡情况,接触动者为活,不动者为死,计算校正死亡率。
(2)药液的配置
将银杏内酯C先用少量吐温-80搅拌助溶,然后加入适量的蒸馏水,配成1mg/mL、2mg/mL、4mg/mL、6mg/mL、8mg/mL的浓度梯度,测定杀螨活性。
2、实验结果
当银杏内酯C浓度为4mg/mL时,24h校正死亡率为85.71%。为了进一步测定银杏内酯C的毒力,设定浓度梯度,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得毒力回归方程为y=2.4783x+4.5594、致死中浓度LC50为1.5059mg/mL、相关系数r=0.9933,95%置信限为1.0764~2.1067mg/mL。表明本发明所述银杏内酯C对朱砂叶螨成螨有显著的触杀活性。
下述实施例均能实现本发明所述实验例的有益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1
按银杏内酯C90%、乳化剂10%制成乳油,采用喷雾方式防治朱砂叶螨。
实施例2
按银杏内酯C87%、乳化剂13%制成乳油,采用喷雾方式防治朱砂叶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学院,未经北京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71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SOI上制备多孔硅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磁疗床垫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