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滑轮重力牵引接触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67001.9 | 申请日: | 2011-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8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夏雅;徐斌;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贝洱热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19/00 | 分类号: | B66F1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刘峰 |
| 地址: | 2012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定滑轮 重力 牵引 接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滑轮重力牵引接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很多工业生产中都需要进行一些测试,例如振动测试。在进行振 动测试时,传感器需要与待检测物体保持充分接触。但是,两者之间的这种连 接关系如果是硬连接关系的话,将对检测结果产生偏差。因此,通常所采用的 技术方案都是直接利用一套接触机构将传感器顶升出来之后,再与待检测物体 接触。
采用前述技术方案就需要对气缸的行程进行精确地计算。如果汽缸的行程 不够就会导致传感器与待检测物体之间不能充分接触;如果汽缸的行程超过需 求值,又会导致传感器与待检测物体之间产生作用力,影响检测的精确性。
即使上述对汽缸行程的计算非常精确,但由于待检测物体以及工装板等零 部件均存在个体差异,还是可能导致传感器与待检测物体之间无法充分接触, 检测的精确度还是无法得到可靠保证。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接触充分、可靠性高 的接触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 简单、接触充分、可靠性高的定滑轮重力牵引接触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滑轮重力牵引接触装置,用于在传 感器接触头与待检测物料之间保持接触关系,至少包括一支架体,所述支架体 上设置有滑轮组及牵引线;所述牵引线的第一端与一重力装置连接,所述牵引 线的第二端与传感器连接;所述牵引线在所述重力装置的重力作用下向所述传 感器提供一补偿驱动力,以驱动所述传感器位移并使所述传感器的接触头朝向 待检测物料运动直至与所述待检测物料接触。
较佳地,一顶升汽缸向所述支架体提供一进入检测位置的基本驱动力。所 述支架体通过一汽缸连接件与所述顶升汽缸连接。
较佳地,所述传感器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体的水平滑道上
较佳地,所述滑轮组包括三个定滑轮。
较佳地,所述重力装置为可垂直滑动地设置在一导向槽内的重力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设计,通过滑轮-重力装置作为传感器的牵引装 置,实现了在设定工作范围内传感器与待检测物料之间自动进行充分接触,从 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上述接触稳定性差的缺点。由于上述结构设计,本发明还 使传感器能够根据待检测物料以及工装板的个体差异进行自动补偿,提高了上 述接触的可靠性。因此,采用本发明的重力牵引接触装置,在整个检测过程中 传感器与待检测物料之间始终保持充分接触的工作状态,所得到的检测结果精 确、可靠。
本发明的上述结构制造方便,维护保养费用低。本发明只采用普通汽缸就 可以实现上述功能,节约了精密气缸行程设计的成本。同时,在线检测也节约 了空调等待检测物料的搬运时间,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 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在一侧极限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在另一侧极限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定滑轮重力牵引接触装置,主要用于在 传感器7的接触头71与待检测物料A之间保持充分的接触关系。该装置主要 包括一支架体1,支架体1具有数个延展的支臂,分别用于设置安装在其上的 不同功能部件。支架体1通过汽缸连接件3与顶升汽缸2连接。
在检测状态时,顶升汽缸2提供动力推动支架体1伸出,进入到预定的检 测位置。由于该检测位置不要求十分精确,因此本发明中的顶升汽缸2不要求 选用精密汽缸,只采用普通汽缸即可以实现接触头71与待检测物料A之间充 分的接触关系,降低了设备成本。
本发明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在支架体1上设置有滑轮组及牵引线5。本实施例中,该滑轮组包括三个 定滑轮61、62、63。牵引线5的第一端与一重力装置4连接,牵引线5的第二 端与传感器7连接。本实施例中,重力装置4为可垂直滑动地设置在一导向槽 内的重力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贝洱热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贝洱热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70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球角接触高速机床主轴轴承
- 下一篇:轨道板预应力张拉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