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视镜位置调整控制方法及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66501.0 | 申请日: | 2011-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5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徐宗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宗保 |
| 主分类号: | B60R1/04 | 分类号: | B60R1/04;B60R1/12;H04N5/44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001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视镜 位置 调整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后视镜,具体涉及一种后视镜位置调整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背景
在后视镜电动调整过程中,一般通过控制电机的运动方向以及具体的进给量,带动后视镜镜片作相应的位置变化,调整后视镜与驾驶员之间的相对位置,达到调整驾驶员的后视视野的效果。现有技术内后视镜电动调整过程中,电机的控制信号为手动输入方式,其输入的进给量信号具有随意性,不能针对驾驶员的属性信息进行进给量的相应控制,无法准确调整内后视镜的后视视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后视镜位置调整控制方法和系统,将驾驶员的属性信息作为控制信号输入,对电机的运动方向以及具体的进给量进行控制,从而控制准确调整内后视镜的后视视野,使得驾驶员具有最佳后视视野范围。
一种后视镜位置调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预先设置驾驶员的属性信息与内后视镜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B,捕捉驾驶员的属性信息,根据上述对应关系调整内后视镜的位置,从而调整驾驶员的后视视野。
上述步骤A中,驾驶员属性信息包括:驾驶员头部和/或瞳孔的高度信息和位置信息;具体的,可通过在车厢内设置多个摄像头检测驾驶员头部和/或瞳孔的高度信息和位置信息。
上述驾驶员的属性信息与内后视镜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驾驶员头部和/或瞳孔的高度信息与内后视镜Y方向进给量相对应,驾驶员头部和/或瞳孔的位置信息与内后视镜X方向进给量相对应。
上述内后视镜上设置有摄像头,用于在驾驶员通过内后视镜获取后视视野时,捕捉驾驶员瞳孔与内后视镜的距离信息和角度信息,并根据捕捉到的相关信息对后视镜位置进行微调,使得驾驶员获得最佳的后视视野;
设置控制信号的手动输入方式,根据驾驶员的意愿以及对后视视野的个人要求,手动输入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内后视镜位置的调整,满足驾驶员对后视视野的要求。
一种后视镜位置调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头,信号处理分析单元、控制信号输入部件、微处理器、电机、内后视镜镜片和显示装置,所述摄像头用于获取驾驶员的属性信息,具体包括捕捉驾驶员的头部和/或瞳孔的高度信息和位置信息;所述信号处理分析单元,与多个摄像头连接,用于对摄像头捕捉的驾驶员属性信息进行信号处理,并通过分析计算驾驶员的头部和/或瞳孔的高度信息和位置信息;所述微处理器与信号处理分析单元连接,在微处理器中预先设置有驾驶员的属性信息与内后视镜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微处理器接收到信号处理分析单元输入的驾驶员的头部和/或瞳孔的高度信息和位置信息,根据上述对应关系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以控制电机的运行,该控制指令包括电机运动的方向控制指令以及进给量控制指令。
上述系统还包括控制信号输入部件,用于采用手动方式输入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为根据驾驶员的意愿输入的相应控制信号,包括控制电机方向以及具体进给量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输入部件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根据控制信号输入部件输入的相应控制信号,发出控制指令以控制电机的运行,该控制指令包括电机运动的方向控制指令以及进给量控制指令;所述显示装置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对微处理器发出的电机运动的方向以及进给量信号进行显示,通过显示装置对电机运动的方向以及进给量信号进行显示,使得驾驶员对符合个人后视视野的内后视镜位置有一定的熟知度。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将驾驶员的属性信息作为控制信号输入,对电机的运动方向以及具体的进给量进行控制,从而控制准确调整内后视镜的后视视野,使得驾驶员具有最佳后视视野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控制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控制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后视镜位置调整控制方法和系统,将驾驶员的属性信息作为控制信号输入,对电机的运动方向以及具体的进给量进行控制,从而控制准确调整内后视镜的后视视野,使得驾驶员具有最佳后视视野范围。
参见图1所示,其中提供的后视镜位置调整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预先设置驾驶员的属性信息与内后视镜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宗保,未经徐宗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65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检测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远程遥控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