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纸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6419.8 | 申请日: | 201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3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翠艳;黄剑锋;赵海刚;曹丽云;卢靖;吴建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70/40 | 分类号: | B29C70/40;B29C70/54;D21H13/5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增强 酚醛树脂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碳纤维纸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以其轻质、高强、耐高温、抗腐蚀、热力学性能优良等特点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碳纤维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连续碳纤维(或整体毡、编制体)和短碳纤维。连续碳纤维(或整体毡、编制体)增强的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通常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但由于其制造成本较高,并不适应于大规模的生产。短碳纤维增强的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可采用与树脂基体相同的加工工艺,如模压成型、注射成型工艺等,然而,以上工艺制备的短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存在纤维平均长度、纤维分布均匀性难以控制及纤维含量较低的问题,导致复合材料中纤维不能有效发挥承载的作用。
文献“Flexural failure mechanisms in injection-moulded carbon fibre/PEEK composites.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0(2000)1863-1872.”采用注射成型工艺制备了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表明碳纤维的分布状态受成型工艺影响从而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极大影响。
文献“Mechan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 s of carbon graphite fiber-reinforced polymers intended for implant suprastructures.Dental materials 23(2007)1150-1156.”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碳纤维含量不同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表明采用此法当纤维含量过大时,复合材料内部存在大量孔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碳纤维纸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短切碳纤维进行分散、打浆后,通过湿法造纸技术制得纤维平均长度可控、具有一定厚度的碳纤维纸,将碳纤维纸与酚醛树脂粉末交替铺层后经热压成型制备碳纤维纸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可有效控制复合材料中碳纤维平均长度,提高碳纤维含量,并改善复合材料中碳纤维的分布,达到提高性能、降低成本的目的,对拓宽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纸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短切碳纤维在1300~1600℃热处理,以去除表面金属离子及杂质,然后清洗至表面无胶,清洗完后烘干;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短切碳纤维置于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3%的聚丙烯酸钠溶液中浸泡,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干净,置于打浆机中打浆,得重量浓度为2~8%的碳纤维浆液;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碳纤维浆液采用湿法造纸技术,在纸样抄取器上抄片,干燥后得到碳纤维纸;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碳纤维纸与酚醛树脂粉末以质量百分比为1∶10~3∶10的比例交替铺层后,进行模压成型;
步骤5:模压成型后于烘箱中在230℃烘干4h,自然冷却至常温后,卸模,即得碳纤维纸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酚醛树脂选自苯酚甲醛树脂、甲苯酚甲醛树脂、二甲苯酚甲醛树脂、对叔丁基苯酚甲醛树脂或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短切碳纤维选自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粘胶基碳纤维或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短切碳纤维进行的热处理是在真空气氛炉中进行;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中打浆时间为5~90s;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3中干燥温度为50~80℃,干燥时间为30~90min;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4中模压成型压力为3~6MPa,于室温保持10min后,分别于140℃、160℃保温30min,模压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常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64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重锁接式V字形折叠手把
- 下一篇:减震器底筒钻铣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