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基施工处理的新型打桩方法及其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6414.5 | 申请日: | 201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5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晨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力高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08 | 分类号: | E02D7/08;E02D7/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基 施工 处理 新型 打桩 方法 及其 设备 | ||
1.地基施工处理的新型打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桩方法使用空心管状的钢管桩实施作业,其步骤为:
Ⅰ、根据施工现场限高切割钢管桩分段使用或整管使用,并将作为桩头的钢管桩底部通过焊接加固处理满足耐夯击强度;
Ⅱ、在施工地面上安装并固定小于施工现场限高的机架,并基于所述机架利用钢丝绳和滑轮布设卷扬机和夯锤,其中所述钢丝绳一端缠结在卷扬机上,另一端与夯锤相系结,所述夯锤悬吊于钢管桩内管中;
Ⅲ、驱动卷扬机以重复方式缠绕并释放钢丝绳,将悬吊在钢丝绳上的夯锤用自由落体方式反复锤击作为桩头的钢管桩内管底部,沉桩至施工设计标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基施工处理的新型打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工现场限高需分段使用钢管桩时,步骤Ⅰ中所述桩头位于首先沉桩的第一段钢管桩底部,步骤Ⅲ在采用夯锤沉桩的过程中,利用分次逐根焊接将各段钢管桩连成一体,各段钢管桩的焊接强度满足锤击第一段钢管桩底部进行沉桩时各段钢管桩不脱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基施工处理的新型打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Ⅰ中在焊接加固处理桩头后,在钢管桩内管底部装填缓冲物,所述缓冲物至少为黄沙或粗制面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基施工处理的新型打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Ⅱ中所述的机架上装配导向滑架,并将导向滑架套接在待沉桩的钢管桩上保持钢管桩与施工地面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基施工处理的新型打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Ⅲ中通过卷扬机缠绕钢丝绳吊起夯锤的高度和选择夯锤质量调节夯锤的自由落体锤击的势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基施工处理的新型打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相对施工地面采用移动定位方式,步骤Ⅱ中所述机架移动至沉桩位置后定位固定。
7.地基施工处理的新型打桩设备,所述新型打桩设备匹配适用于空心管状的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桩设备包括固设在施工地面上的机架,设于机架上的滑轮,套接在滑轮上的钢丝绳,分别连结于钢丝绳两端的卷扬机和夯锤,其中所述机架的高度符合施工现场限高,所述夯锤由钢丝绳及卷扬机高度可调地吊挂在钢管桩内管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基施工处理的新型打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桩设备在机架上装配有沿支架高度方向上滑动调节、定位锁定的导向滑架,所述导向滑架套接在待沉桩的钢管桩之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基施工处理的新型打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为相对施工地面可移动定位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力高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力高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641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楼板用马凳
- 下一篇:用于硬质橡胶充电辊的外层保护水性导电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