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乳头皲裂的白黄当归粉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5951.8 | 申请日: | 201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2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邱建华;迟英欣;周桐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建华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17/02;A61K31/045;A61K33/06;A61K3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文***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乳头 皲裂 当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乳头皲裂的白黄当归粉。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乳头皲裂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乳头部皮肤干燥皲裂。乳头皲裂属于中医学“乳头破碎”,“乳头风”,“皲裂疮”范畴,为产妇哺乳期常见病。临床表现:初起时皮肤发紧发干,弹性减低,可出现多次裂纹,随病情进展,皮肤粗糙裂纹深达真皮及皮下组织,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出血,活动时为重。临床轻者哺乳前湿热敷后,挤出少许乳汁,使乳晕变软,以利婴儿含吮乳头和大部分乳晕,频繁哺乳,先在损伤轻的一侧乳房哺乳,皲裂严重者则停止哺乳,只能用吸乳器吸出乳汁,给产妇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严重影响着婴儿的身心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乳头皲裂的白黄当归粉,成本低,治疗“乳头皲裂”疗效高,无毒副作用,具有收湿、生肌、敛疮、止血、润肤等功效。“乳头皲裂”症状轻重患者均可适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乳头皲裂的白黄当归粉,其特征是,采用白芷、黄连、黄柏、黄芩、生地黄、当归、蒲公英、苦参、硼砂、冰片、煅石膏、甘草为原料药,原料药烘干后碾成细粉末,过120目筛,原料药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白芷12~15%、黄连7~10%、黄柏7~10%、黄芩8~10%、生地黄8~11%、当归6~9%、蒲公英7~9%、苦参7~9%、硼砂6~8%、冰片3~5%、煅石膏5~7%、甘草4~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治疗“乳头皲裂”见效快,疗效高,无毒副作用,适用于轻、重型乳头皲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采用白芷、黄连、黄柏、黄芩、生地黄、当归、蒲公英、苦参、硼砂、冰片、煅石膏、甘草为原料药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每副药为白芷13、黄连9、黄柏9、黄芩10、生地黄10、当归9、蒲公英8、苦参8、硼砂8、冰片4、煅石膏6、甘草6。取上述12味原料药总重量为112克,将上述12味中草药烘干后碾成细粉末,过120目筛,搅拌均匀,装入保鲜袋内扎紧袋口,再装入大瓶内,盖紧盖子备用。用时将药末倒入容器内,每次每侧乳头乳晕部位10克左右,两侧共20克加入蜂蜜调匀,使成糊状。先清洗局部擦干,再用消毒棉签蘸药糊涂敷患处,每日换药3~4次,双侧乳房可交替换药,每次换药前洗净乳头部位,先给婴儿吸乳或用吸乳器吸出奶液,再涂敷药糊。7天为一个疗程,一般应用一个疗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建华,未经邱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59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