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服务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5854.9 | 申请日: | 201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9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服务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务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理线结构的服务器。
背景技术
服务器为网络系统中服务各计算机的核心计算机,可提供网络用户需要的磁盘与打印服务等功能,同时也可供各客户端彼此分享网络环境内的各项资源。服务器的基本架构和一般的个人计算机大致相同,是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Memory)及输入/输出(I/O)设备等部件所组成,并由总线(Bus)在内部将其连接起来,透过北桥芯片连接中央处理器和内存,而透过南桥芯片连接输入/输出设备等。服务器按机箱结构来说大约经历了三个演变过程:从早期的塔式机箱到强调集中性能的机柜式、再到高密度计算方式的刀片服务器。
在此以机柜服务器为例,机柜服务器是一种外观按照统一标准设计的服务器,配合机柜统一使用。可以说机柜式是一种优化结构的塔式服务器,它的设计宗旨主要是为了尽可能减少服务器空间的占用。很多专业网络设备都是采用机柜式的结构,其多为扁平式,就如同抽屉一般,例如交换机、路由器、硬件防火墙这些。机柜服务器的宽度为19英寸,高度以U为单位(1U=1.75英寸=44.45毫米),通常有1U,2U,3U,4U,5U,7U几种标准的服务器。
其中,机柜内的各个服务器是经由多条缆线连接至外部装置,若未予以妥善整理,这些缆线会因其杂乱的配置而造成用户在操作机柜内部装置时的阻碍,同时亦会影响服务器内部的散热效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器,其藉由理线结构而能妥善的配置缆线,以提高服务器的操作效率与散热效能。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服务器,包括一机柜、多个电子模块、一理线结构、一风扇模块以及至少一缆线。机柜具有一层架式空间。电子模块穿过机柜前端而移入或移出层架式空间,且各电子模块在机柜内移入或移出层架式空间时分别形成一动作路径。理线结构配置于机柜前端,且位在动作路径与机柜必之间的区域,其中理线结构与电子模块沿一纵轴而呈对应设置。风扇模块组装至机柜后端。风扇模块产生一散热气流,且此散热气流依序经由机柜前端、电子模块、风扇模块而从机柜后端流出。缆线配置在机柜内。缆线的一端连接至电子模块,缆线的另一端从理线结构穿出机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机柜前端底部具有一入风口。散热气流经由入风口而沿纵轴流入机柜前端,再沿一横轴依序流经层架式空间及其内的电子模块与机柜后端而流出机柜,且纵轴垂直横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机柜前端具有位在其内壁上的一凹槽,而理线结构包括多个限位件,沿上述的纵轴数组地配置在凹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限位件为一环状构件,且皆平行于以上述的纵轴为法线的一平面。缆线的另一端穿过这些环状构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环状构件各具有一缺口,缆线经由缺口而设置在环状构件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机柜前端还具有位在理线结构上方的一开口。缆线的另一端依序穿过理线结构与开口而穿出机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缆线的一端连接在电子模块的前端且靠近理线结构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模块包括一交换机与至少一服务器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门盖,可开阖地组装至机柜前端。当门盖闭阖至前框架时,门盖位在理线结构前且不与其干涉。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机柜藉由配置在层架式空间的相对两侧且与电子模块呈对应设置的理线结构,以让缆线的一端连接至电子模块,而缆线的另一端能配置在理线结构内以穿出机柜。此举让缆线结构能无碍于机柜内部空间的运作,且理线结构与电子模块藉由彼此对应的配置关系,除能让使用者顺利地操作机柜内的电子模块外,更能避免因缆线阻挡散热气流的通过而降低服务器的散热效能。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服务器的部分构件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服务器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服务器
110:机柜
113a:内壁
113b:凹槽
113c:入风口
120:电子模块
122:网孔结构
130:缆线
140:风扇模块
150:理线结构
152:限位件
160:门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58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酸盐无机发光材料
- 下一篇:从工业氧气生产高纯氧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