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缩聚、传输光线照射二氧化钛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5747.6 | 申请日: | 201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8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玄极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易生玄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7/08 | 分类号: | G02B17/08;G02B6/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缩聚 传输 光线 照射 氧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的是缩聚、传输光线照射二氧化钛的方法,尤其是一种通过缩聚、传输太阳光线从光学介质内部照射光学介质表面的二氧化钛的方法。
背景技术
缩聚、传输光线照射二氧化钛的方法是以折射、反射、全反射缩聚镜(申请号:201010028057.4),折射、反射、全反射缩聚镜为主体的集成聚光方法(申请号:201010134349.6),折射、反射缩聚镜(申请号:201010028058.9),折射、反射缩聚镜为主体的集成聚光方法(申请号:201010134358.5),能源级光线曲线传输的方法(申请号:201010266432.9),能源级光线直线传输的方法(申请号:201010266412.1)为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缩聚、传输太阳光线照射二氧化钛出现光催化,提供一种通过缩聚、传输太阳光线从光学介质内部照射光学介质表面的二氧化钛的方法。
本发明缩聚、传输光线照射二氧化钛的方法,包括:光线收集装置、光线传输装置、光学介质、二氧化钛,其特征在于:通过光学介质组成光线传入接口和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光线传入接口是光学介质平面,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对光线的传输方向不约束;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的形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减少光线从光线传入接口逃逸,基本情况之一是光线从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外折射进入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内的光线减少进入光线传入接口,基本情况之二是光线在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内反射的光线减少进入光线传入接口;光线传入接口越小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越大,光线从光线传入接口逃逸的几率越小;光线传入接口越大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越小,光线从光线传入接口逃逸的几率越大;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在满足防止光线从光线传入接口逃逸的前提下,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形状不受限制;在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的表面分布不连续的纳米级二氧化钛粒子,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由晶粒1~100nm大小的粒子所组成,粒径极为微细,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且随着粒径的减少,表面原子百分比提高;光线收集装置收集光线,光线传输装置传输光线,光线收集装置与光线传输装置连接,光线传输装置与光线传入接口连接;光线在光线收集装置经过缩聚进入光线传输装置,光线经过光线传输装置传输进入光线传入接口,光线从光线传入接口进入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光线在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光线直接照射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表面的不连续的纳米级二氧化钛粒子,纳米级二氧化钛粒子在光的照射下,自身不起变化,促进化学反应,纳米级二氧化钛粒子利用光线的光能转换成为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来产生催化作用,使周围的氧气及水分子激发成极具氧化力的自由负离子,第二种是光线从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折射出去,第三种是光线在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内反射,光线的最终结果有两个,一是照射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表面的不连续的纳米级二氧化钛粒子,二是从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折射出去。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的外部环境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的外部环境反射从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内折射出去的光线,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的外部环境反射的光线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光线直接照射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的表面分布不连续的纳米级二氧化钛粒子,第二类是光线从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的表面进入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内;第二种是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的外部环境对光线不具有反射能力,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的外部环境吸收从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内折射出来的光线。以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的数量来分,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单一型的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第二类是组合型的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组合型的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由多个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组合起来,其作用之一是:光线从一个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折射出去照射另一个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第一种情况是光线直接照射另一个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表面的不连续的纳米级二氧化钛粒子,第二种情况是光线折射进入另一个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内。
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表面的不连续的纳米级二氧化钛粒子的密度越大,减少光线从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内折射出来的几率,减少光线从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外折射进入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内的几率;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表面的不连续的纳米级二氧化钛粒子的密度越小,增加光线从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内折射出来的几率,增加光线从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外折射进入无约束光线传输通道内的几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易生玄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易生玄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57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