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化活化炉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5743.8 | 申请日: | 201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2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秋;张吉太;邹开良;周德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1/08 | 分类号: | C01B31/08;C01B3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42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 活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炭生产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集碳化与活化于一体的碳化活化炉。
背景技术
活性炭的生产过程由碳化过程和活化过程组成,首先是物料与空气在400-650℃的高温作用下发生反应并生成炭化料,实现物料的碳化过程;然后该炭化料与空气在600-950℃的高温作用下进行活化过程,活化后的炭化料变成活化料后再经过出料工艺处理,最终生产出活性炭。当前常用的内热式蒸汽活化炉,虽然通过二次通风等装置调节筒体内的温度,但很难实现碳化温度控制在400-650℃,活化温度控制在600-950℃这一技术要求。而当前常用的外热式转炉结构简单,蒸汽与物料只能在表面接触,不能充分接触,活化效率低,产量低,燃料消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的碳化活化炉。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碳化活化炉,它包括底座、炉体和燃烧装置,炉体安装在底座上,燃烧装置安装在炉体的侧部并伸入炉体的腔室内,所述的腔室内设有水平设置的转筒,转筒的内壁上设有沿转筒径向设置的螺旋槽;所述转筒的前端伸出炉体外并分别与加料器和出料器相连,出料器设置在转筒的前端端面外侧,加料器的一端穿过出料器并伸入转筒的前端内,加料器另一端的进料口向上设置;转筒的尾端伸出炉体外并与动力装置相连。
所述转筒的尾端上设有排气口,所述的排气口与动力装置相连。
所述转筒的两端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出料器的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向下设置并位于加料器的下侧。
所述的炉体上设有排烟口,所述的排烟口位于炉体的上壁。
所述的炉体由耐火保温层和保温面层组成,所述保温面层位于耐火保温层的外侧。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转筒内部设置的螺旋槽使得物料在转筒内充分受热,受热面积大,处理效果好,从排气口和排烟口排出的高温气体和烟道气均可回收利用,既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又节省了能源。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制造成本低,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右视图。
其中:1—底座;2—炉体;3—燃烧装置;4—腔室;5—转筒;6—动力装置;7—加料器;8—出料器;9—进料口;10—螺旋槽;11—排气口;12—固定装置;13—出料口;14—排烟口;15—耐火保温层;16—保温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碳化活化炉,它包括底座1、炉体2和燃烧装置3,炉体2安装在底座1上,其中安装在底座1上的炉体2由耐火保温层15和保温面层16组成,保温面层16位于耐火保温层15的外侧,在炉体2上的上壁上还设有用以排出烟道气的排烟口14,排烟口14排出的烟道气可以进行循环利用;燃烧装置3安装在炉体2的侧部并伸入炉体2的腔室4内。在腔室4内设有水平设置的转筒5,转筒5的内壁上设有沿转筒5径向设置的螺旋槽10;转筒5的两端伸出炉体2并通过固定装置12固定在底座1上,其中转筒5的前端伸出炉体2外并分别与加料器7和出料器8相连,出料器8设置在转筒5的前端端面外侧,加料器7的一端穿过出料器8并伸入转筒5的前端内,加料器5另一端的进料口9向上设置,出料器8的下端设有出料口13,出料口13向下设置并位于加料器7的下侧;转筒5的尾端上设有排气口11,排气口11伸出炉体2外并与动力装置6相连。
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运行动力装置6,动力装置6带动转筒5正向转动,同时打开燃烧装置3对炉体2内转筒5进行预热,预热完成后从进料口9开始投入物料,物料沿着转筒5内的螺旋槽10向转筒5的另一端均匀运动,使得物料与转筒5的内壁充分接触受热,并且物料的受热面积大,当物料在碳化活化过程中需要加入辅料时,则将辅料从排气口11加入;当物料在转筒5内完成碳化活化后,动力装置6带动转筒5反向转动,转筒5内的物料回转至转筒5的前端,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从出料口13出料,完成一次碳化活化过程。本发明在使用中,无论是从排气口11排出的高温气体还是排烟口14排出的烟道气,均可循环使用,既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又节省了能源。并且动力装置6可采用变频电机,带动转筒5正向转动时速度设置较缓慢,以充分对物料进行加工;反向转动时速度加快,以快速出料。
本发明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57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气等离子喷涂热障涂层表面的新型激光处理方法
- 下一篇:车体侧墙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