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薄膜和坐标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5647.3 | 申请日: | 201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6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若生任志;高浜吉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王安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薄膜 坐标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坐标检测装置中所使用的电极薄膜,其中该坐标检测装置用以检测显示屏上的指示位置,以及使用该电极薄膜的坐标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能够检测到显示器上的指示位置的触摸屏采用了各种检测原理。其中,近年来,投影型电容触摸屏受到了相对小型的显示器的青睐。投影型电容触摸屏被构造为使得电极薄膜被配置在显示屏上,其中,在电极薄膜中,电极图案形成在基底上。当操作子诸如用户的手指接近电极薄膜时,该操作子被电耦合至该电极,并且流向电极的电流发生了改变。该触摸屏基于电流的变化来检测支撑体上的位置。
在此,由于电极薄膜被配置在显示器上,所以期望不会降低用户对该显示器的视觉识别性。具体而言,期望一种光透过性较高并且色调变化较小的电极薄膜。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7-299534(第0044段,图1)(在此,被称作“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透明电极薄膜”。该“透明电极薄膜”被构造为使得由高折射率材料制成的两片高折射率层以及由低折射率材料制成的两片低折射率层交替层压在透明薄膜上,并且进一步层压透明导电层。据描述,由于该透明电极薄膜,被反射的光因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的光路不同而彼此抵消,所以其光透过性较高,并且色调变化较低。
但是,在上述透明电极薄膜的结构中,没有考虑光透过性和色调变换因透明导电层的有/无而产生的差异。在上述电容触摸屏所使用的电极薄膜中,电极层(透明导电层)经受了图案化,藉以检测位置。结果,该电极薄膜具有存在电极层的区域和不存在电极层的区域。如果存在电极层的区域与不存在电极层的区域的光透过性和色调变化之间的差异较大,则用户会在视觉上识别电极图案,并且会降低该显示器的视觉识别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期望提供可以阻止视觉识别性因电极图案而降低的电极薄膜和坐标检测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极薄膜,该电极薄膜包括基板和层压板。
该基板具有光透过性。
该层压板包括高折射率层,该高折射率层层压在该基板上并且由高折射率材料制成,该高折射率材料具有大于1.50的绝对折射率并且具有大于等于2nm且小于等于20nm的厚度;低折射率层,该低折射率层层压在该高折射率层上并且由低折射率材料制成,该低折射率材料具有小于1.50的绝对折射率并且具有大于等于10nm且小于等于100nm的厚度;以及被图案化的电极层,该被图案化的电极层层压在该低折射率层上并且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并且该被图案化的电极层具有小于等于350Ω/□的表面阻抗,所述层压板具有大于等于85%的全光透过率,该全光透过率由JIS K-7105规定,并且该全光透过率因该电极层的有/无而产生的差异小于2%。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全光透过率大于等于85%,所以光透过性较高。此外,由于全光透过率因该电极层的有/无而产生的差异小于2%,所以阻止了用户对电极层图案的视觉识别。
在上述电极薄膜中,由JIS Z-8701规定的透过率的刺激值Y因电极层的有/无而产生的差异可以小于等于2.0。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全光透过率因电极层的有/无而产生的差异较小,所以阻止了用户对电极层图案的视觉识别。
在上述电极薄膜中,由JIS Z-8701规定的反射率的刺激值Y因电极层的有/无而产生的差异可以小于等于2.0。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全光透过率因电极层的有/无而产生的差异较小,所以阻止了用户对电极层图案的视觉识别。
在上述电极薄膜中,由JIS Z-8729规定的透过率的a*-b*色彩坐标空间中的坐标因电极层的有/无而产生的差异可以小于等于4.0。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透过光中的色彩因电极层的有/无而产生的差异较小,所以阻止了用户对电极层图案的视觉识别。
在上述电极薄膜中,由JIS Z-8729规定的反射率的a*-b*色彩坐标空间中的坐标因电极层的有/无而产生的差异可以小于等于4.0。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反射光中的色彩因电极层的有/无而产生的差异较小,所以阻止了用户对电极层图案的视觉识别。
高折射率层可以由一氧化铌制成,低折射率层可以由二氧化硅制成,并且电极层可以由氧化铟锡制成。
根据上述结构,该电极薄膜的全光透过率可以大于等于85%,并且该全光透过率因该电极层的有/无而产生的差异可以小于等于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56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具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主动式散热功能的LED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