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强度高塑性低碳相变与孪晶诱发塑性热轧钢板及制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65205.9 | 申请日: | 2011-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6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付立铭;单爱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C38/12 | 分类号: | C22C38/12;C22C38/14;C22C33/04;C21D8/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 强度 塑性 相变 诱发 热轧 钢板 制法 | ||
1.一种超高强度高塑性低碳相变与孪晶诱发塑性热轧钢板,其特征在于,其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10%,Mn 13.6-20.0%,Si1.5~3.0%,Nb 0.05~0.25%,P≤0.008%,S≤0.005%,余量为Fe;其中:当C≤0.05%且Mn≤16.0%时,还包含N 0.02-0.082%和Ti0.045~0.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强度高塑性低碳相变与孪晶诱发塑性热轧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的抗拉强度不小于1220Mpa,其延伸率不低于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强度高塑性低碳相变与孪晶诱发塑性热轧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热轧后室温下的显微组织主要为奥氏体,其余为HCP结构的马氏体和少量铁素体,其中马氏体和铁素体体积分数之和不大于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强度高塑性低碳相变与孪晶诱发塑性热轧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拉伸后的显微组织为奥氏体、铁素体和BCC结构的马氏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强度高塑性低碳相变与孪晶诱发塑性热轧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热轧后的Nb和/或Ti的复合碳或碳氮化物的粒子尺寸不大于2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强度高塑性低碳相变与孪晶诱发塑性热轧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热轧后的奥氏体晶粒尺寸不大于30μm。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强度高塑性低碳相变与孪晶诱发塑性热轧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成分:超高强度高塑性低碳相变与孪晶诱发塑性热轧钢板,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10%,Mn 13.6-20.0%,Si 1.5~3.0%,Nb 0.05~0.25%,P≤0.008%,S≤0.00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当C≤0.05%且Mn≤16.0%时,还包含N 0.02-0.082%和Ti 0.045~0.10%;
2)冶炼:按上述成分在转炉或电炉冶炼,再经真空炉二次精炼,浇铸成铸坯或铸锭;
3)加热:铸坯或者铸锭再加热至1150~1200℃,保温1~2两小时;
4)高压水除鳞;
5)热轧:粗轧后精轧,开轧温度1100~1150℃,1000℃以上多道次热轧的累计变形量大于50%,终轧温度820~880℃;
6)在终轧入水前或者精轧后几个道次进行待温或弛豫处理;
7)冷却:热轧后的钢板以15~50℃/s速度冷却至350~550℃,然后空冷至室温,得到使用状态的热轧板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高强度高塑性低碳相变与孪晶诱发塑性热轧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1000℃以上多道次热轧的累计变形量为80%,终轧温度86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高强度高塑性低碳相变与孪晶诱发塑性热轧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的待温或弛豫处理工艺为:在850~950℃保温15~6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高强度高塑性低碳相变与孪晶诱发塑性热轧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的厚度不大于3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520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相钨不锈钢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酪蛋白降血压肽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