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价锰离子掺杂铝酸锶镁的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65085.2 | 申请日: | 2011-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1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彭明营;曹人平;邱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K11/64 | 分类号: | C09K11/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价锰 离子 掺杂 铝酸锶镁 红色 荧光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光材料研究领域,具体是一种四价锰离子掺杂铝酸锶镁的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入夏以来,全国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电荒,广州也不例外,以2011年6月2日为例,广州电网供电负荷为1044.6万千瓦,同比增长6.4%,用电高峰比2010年提前两个月。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形势下,预计2011年广州电网新增负荷100万千瓦。为应对电荒,企事业单位不得不拉闸限电,这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为解决和缓解这一问题,需要大力推广与应用低能耗高效率的技术。因具有能耗低、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不含汞、环境友好等特点,固态LED照明技术近年来备受青睐。LED也被公认为是21世纪照明光源的重大革新。据统计,2010年我国照明用电超过3000亿度,同样亮度下,LED灯的耗电量仅为白炽灯的十分之一,只要有三分之一的白炽灯被LED灯取代,每年就能为国家节省用电1000亿度,相当于一个三峡工程的发电量。
目前商用白光LED(WLED)采用蓝光InGaN LED激发Y3Al5O12:Ce3+ 黄色荧光粉,黄光与透过的蓝光混合产生白光。这种WLED的不足之处在于其在红色光谱区发光较弱,这直接导致了商用WLED色温偏高(通常位于4500-6500K),CRI较低(通常小于80)。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在商用WLED中引入一种红色荧光粉(可被蓝光激发),或者尝试用发射350-410nm紫外光的LED芯片激发红蓝绿三基色混合荧光粉,制成另外一种WLED。两者解决方案都需要开发可被紫外或蓝光激发的高效红光荧光材料。
一些稀土掺杂,如Eu2+掺杂的氮化物、氮氧化物、硅酸盐、铝酸盐等红色荧光材料被相继报道。其中氮化物或氮氧化物具有格外优异的光谱性质,量子效率超过70%,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荧光粉。但合成这些材料通常需要比较苛刻的条件,例如Eu2+掺杂β-SiAlON需要在1900oC,10个大气压氮气氛围下合成。这种高温高压对设备的要求很高。并且激活离子是价格较高的稀土离子。最近彭明营等人[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ZL 201110185693.2]发明了一种廉价二价铋离子掺杂的氯代硼酸钡,在紫外或蓝光激发,呈现红色荧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50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