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药段子播种前种块的消毒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64732.8 申请日: 2011-09-02
公开(公告)号: CN102388696A 公开(公告)日: 2012-03-28
发明(设计)人: 史新敏;李洪民;张爱君;唐忠厚 申请(专利权)人: 徐州市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A01C1/00 分类号: A01C1/00
代理公司: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代理人: 周爱芳
地址: 221121***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山药 段子 播种 前种块 消毒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山药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山药段子播种前种块的消毒方法。

背景技术

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属薯蓣科,是1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高,粮、菜、药和工业原料兼用,还是我国出口创汇的特色蔬菜作物之一。其单位面积经济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均比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高1倍以上。可熟食,也可生吃,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山药过去被视为小作物,一直缺乏系统研究,导致目前品种老化、栽培技术相对落后,产业化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目前我国山药繁殖方式有零余子(山药豆)、山药栽子(山药嘴子)和山药段子(山药种块)3种繁殖方式,其中山药段子是繁殖系数较高、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主体模式。山药段子要想高产、高效、优质栽培,播种前必须药剂处理种块并进行晒种。用药剂处理山药段子两端断面后,既可封闭断面防止病原菌侵染山药种块,又可杀死封在种块内部的病原菌,起到防除腐烂病和枯萎病等病害的作用。

过去人们常用1种药剂如白色生石灰粉或多菌灵粉剂沾种消毒处理,还要用毛笔沾墨汁或红油漆在山药段子上作好标记,因为只有上端的隐芽才能发育成芽萌发。若非事先作好标记或仔细辨认根毛的生长方向,就难以确定哪头是山药段子的上端(靠近顶芽的一端),很容易搞错山药种块的上、下端方向。如果把山药段子的方向排错,造成相邻2个种块的上端或下端相对,就会造成山药段子出苗后的薯苗不整齐、株距大小不一致,上端相对者株距较小,下端相对者株距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山药段子播种前种块的消毒方法,使消毒后的山药段子两端易于区别。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山药段子播种前种块的消毒方法,于山药段子播种前25~30天将山药种块截取成山药段子,其两端断面应用2种具有相同消毒效果而显示不同颜色的药剂进行分别处理,处理后将山药段子晒种,晒种后山药段子两端断面颜色不同,根据两端断面颜色不同分辨出山药段子的上、下端。

所述的2种具有相同消毒效果而显示不同颜色的药剂为70%代森锰锌超微可湿粉和生石灰粉。山药段子的上端断面用70%代森锰锌超微可湿粉沾种,下端断面用生石灰粉沾种。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经过处理的山药段子两端断面既消毒,又显示不同颜色,结果能非常容易地分辨出山药段子的上、下端,从而保证山药段子出苗后薯苗整齐均匀、株距大小一致,达到高产、高效、优质的理想栽培目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方法简便,便于操作,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专利的进一步说明,不是对本发明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1:

1953年江苏省丰县农民在自留田里发现几棵不结山药豆的淮山药,叶小而茎细,地下块茎比淮山药又长又粗,但含水量比淮山药高,俗称“水山药”。根据戟形叶片缺刻大,随着茎蔓右旋攀援在支架之上,极像凤凰头上的三簇毛,每张叶片在微风吹拂中如凤凰昂首,也称之为“凤山药”。

“水山药”山药段子播种前种块两端断面药剂处理的消毒方法,具体4个步骤:

(1)山药块茎选择:山药块茎要选择颜色鲜亮,表面无病、无损伤的种块,其块茎的粗度8~10cm,重量2.5~3.5kg为宜。

(2)断面药剂处理:选定后的山药块茎要在播种前25~30天截取。山药段子种块的截取顺序是从上到下,种块的截取重量为500~1000g,截取长度为25~30cm。截取山药段子的工具为薄竹片,尽量使每个种块的重量均匀。上端断面用70%代森锰锌超微可湿粉(黄色)沾种,下端断面用生石灰粉(白色)沾种。

(3)山药段子晒种:种块断面消毒处理后要立即晒种。经过25~30天的太阳光晒种,山药段子种块上端的断面处向内凹陷而很少干裂,皮色明显呈绿褐色;山药段子种块下端的断面处向内凹陷而中间干裂,皮色仍与晒前相仿。

(4)山药段子播种:4月中、下旬当地温升高至10℃以上,并趋于稳定时即可开始播种。将晒过的山药段子种块上端朝同一方向,行距100~110cm,株距30~35cm,每亩密度2300~2500株,顺垄方向排种在播种沟内,播深5~7cm,然后覆土,用山药专用平铲拍平保墒,播种即为结束。

实施例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农业科学院,未经徐州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47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