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桥壳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3882.7 | 申请日: | 201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6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罗军;樊雷;周昊明;刘祖强;陈吉强;周汉全;陈小龙;卢伟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4 | 分类号: | C22C38/14;C21D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 11306 | 代理人: | 陆鑫;高雪琴 |
地址: | 545002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桥壳用 钢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汽车桥壳用钢板,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C:0.10~0.18%、Si:≤0.50%、Mn:1.20~1.60%、Ti:0.010~0.060%、Nb:0.010~0.040%、P:≤0.025%、S:≤0.01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桥壳用钢板,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C:0.13%、Si:0.31%、Mn:1.35%、Ti:0.29%、Nb:0.014%、P:0.018%、S:0.00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桥壳用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桥壳用钢板的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并且带状组织的级别≤2.5级。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桥壳用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转炉冶炼所得的满足权利要求1化学成分要求的钢水浇铸成220mm厚的板坯,其中,在冶炼钢水过程中,根据权利要求1化学成分中的Ti、Fe、Nb的百分比,在LF精炼处理造好白渣后加入TiFe,以及在LF精炼处理之前的转炉工序中或者在LF精炼处理过程中加入NbFe;
(2)将所述板坯切割后进炉加热保温,其中加热段温度1100~1250℃,均热段温度为1150~1200℃,加热时间≥240min,板坯上下表面温差控制在30℃以内;
(3)然后,在粗轧工序中,粗轧开轧温度1080~1120℃,精轧开轧温度910~950℃,精轧终轧温度830~870℃,精轧后三道次连续轧制,在保证板形及同板差不超标的前提下,轧制末3道压下率应不小于11%、8%、6%;
(4)控制钢板剪切温度在150~300℃。
5.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汽车桥壳用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转炉冶炼所得的满足权利要求2化学成分要求的钢水浇铸成板坯,其中,在冶炼钢水过程中,根据权利要求2化学成分中的Ti、Fe、Nb的百分比,在LF精炼处理造好白渣后加入TiFe,以及在LF精炼处理之前的转炉工序中或者在LF精炼处理过程中加入NbFe;
(2)在1200±30℃条件下对所述板坯进行加热,加热时间240min;
(3)根据不同的成品厚度选择粗轧、精轧道次数,其中,粗轧开轧温度1100±20℃,粗轧终轧温度970~1010℃,精轧终轧温度920±20℃;
(4)控制钢板剪切温度在200±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转炉冶炼所得的满足权利要求2化学成分要求的钢水浇铸成板坯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铁水预脱硫工艺;
(2)转炉底全程吹氩气,控制出钢C≤0.09%(重量百分比)、P≤0.020%(重量百分比);
(3)采用LF精炼处理;
(4)所述浇铸采用板坯连铸,其中,连铸采用全程保护浇铸和电磁搅拌工艺,二冷制度采用对应厚度断面的中冷水表,拉速控制在1.10±0.20m/min,中包温度控制在153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38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开关的窗户
- 下一篇:含有小麦低聚肽和黄秋葵的营养面条及生产工艺